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6/30 18:02:40

“丁香记事本” 共治平安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二工镇边境派出所边疆治理实践

字体:

塔城的夏季,丁香花缀满枝头。在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二工镇边境派出所辖区内,这朵象征着团结和谐的塔城市市花,早已从枝头落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丁香警务”品牌如同一本摊开的记事本,每一页都写满了警民共治的烟火故事。翻开这本带着花香的日志,且看313平方公里土地上,二工镇边境派出所如何用“党建红”与“平安蓝”,绘就边疆治理的新图景。

微信图片_20250630170522(1).jpg

 当丁香遇见党建——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破题

二工镇边境派出所辖区环绕塔城市区一周,既是“城乡发展的规划区”,也是“兵地融合的交汇区”,更是“流动人口的聚集区”,以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元的形势任务需要,迫切需要提升法治化、人性化的治理和服务水平。

因此,二工镇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边疆治理”为主线,提出了“管理管控退一步,治理服务进一步”的工作理念。以塔城市花命名的“丁香警务”就是这一理念的有益实践,通过推进派出所所长进乡镇党委班子、社区民警进村(社区)支部班子,建立完善“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治安联防、问题联调”六联机制,有效打破派出所与各部门间的工作壁垒,也使团结和谐的丁香文化成为了党建引领边疆治理的支点。

微信图片_20250630170859(1).jpg 

丁香调解室·解忧篇:1100个心结的化解密码

“三调联动”的机制像极了丁香花的三枚花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环环相扣。法官、律师、乡贤组成的“调解天团”,把调解室搬进警务室、社区、巡逻车,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曾有商户因摊位纠纷闹得不可开交,调解团队带着“枫桥经验”上门,用“法律+共情”的调和剂化干戈为玉帛;也有因邻里纠纷多年关系紧张的邻居因耐心细致的调解而握手言和。

自丁香调解室成立以来,1100余起矛盾纠纷在此闭环解决,这里不是冰冷的司法场所,而是盛满人间烟火的“温情港湾”。

微信图片_20250630171928(1).jpg

丁香义警·共治篇:121颗心织就的平安网络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于2023年成立的 “丁香义警队”,由辖区“红色物业”的党员志愿者、治保会成员、治安积极份子等121人组成,也是辖区最活跃的“平安合伙人”。

在商圈小区,“丁香义警队”穿着蓝白马甲巡防夜查,吓退过偷拉车门的蟊贼;在党政机关聚集区,他们结合日常工作生活做好了各类隐患苗头摸排化解,为维护公共秩序默默做出贡献;在城乡结合部,义警们通过“包片网格”摸透了800余户流动人口的底数。

2025年以来,“丁香义警队”义务巡逻160余次、服务群众600余人次,协助破获5起治安案件,助理辖区侵财、纠纷类警情下降19%,走出了群防群治有力度、民生服务有温度的“双驱共生”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630170518(1).jpg

 丁香小警·云端篇:186个微信群里的温馨图标

在微信对话框里,“丁香小警”的头像永远亮着。“丁香小警”网上警务室负责民警与辅警每天“泡”在186个微信群里,帮助居民协调户籍业务绿色通道、拆解电信诈骗套路及警务咨询答复。

曾有独居老人误信“养老投资”,民警通过“丁香小警”实时拦截,保住了老人积蓄;也有常年卧床的残疾老人经“丁香小警”预约,实现了上门办证送证。

630次反诈宣传、11起线上调解、220余次预警推送——这个永不打烊的“云端警务室”,通过指尖警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承诺。

微信图片_20250630171951(1).jpg

丁香警察小店·烟火篇:发放5900余份“平安商品”的流动摊位

傍晚的千圈湖夜市, “丁香警察小店”总被围得水泄不通。“法律货架”上摆着防诈手册、禁毒漫画、法律法规宣传单等“平安商品”,民警举着“平安小喇叭”化身“街头主播”,用“馕言文”讲解着“杀猪盘”的套路;便民服务箱里的急救药品、老花镜、儿童小玩具,总在游客扭伤脚踝或儿童走失时派上用场。

曾有小朋友在广场走失,小店秒变“临时托儿所”,民警用棒棒糖和小玩具安抚孩子,通过无人机帮其找到家人。140余次流动宣传、3200人次现场服务,这个能拆能装的“移动守望岗”,用5900余份已发放的“平安商品”,把法治课堂搬进了人间烟火里,也用“小摊位”托起了社会治理大平安。 

微信图片_20250630170508(1).jpg

丁香女子巡逻队·柔性篇:五线谱上的巾帼担当

“巡控线、调解线、服务线、连心线、赋能线”,由5名女民警组成的“丁香女子巡逻队”,正用“五线谱”奏响着辖区治理协奏曲:在千泉湖景区,她们通过“地毯式”巡防排查着各类安全隐患;面对婆媳矛盾,她们用“倾听—共情—疏导”三步法,让僵持冷对的婆媳重归于好。

校园门口,她们化身“护学妈妈”,为小学生撑伞护送过马路;“板凳夜话”动态搜集群众诉求并及时反馈至社区民警,架起了民情桥梁;善宣传、精调解、能出警,能文能武的丁香女子巡逻队不仅成为街巷里的“暖心警色”,也用柔性力量织密了基层治理网络。

微信图片_20250630170529(1).jpg

 后记:记事本里的边疆花语

合上这本“丁香记事本”,字里行间满是警民共治的芬芳。从党建引领下的“六联机制”到“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丁香警务早已超越品牌本身——它是313平方公里土地上,1100次矛盾化解的耐心,是121名义警深夜巡防的脚步,是“丁香小警”对话框里的万家灯火。

微信图片_20250630173240(1).jpg

当塔城的市花在边疆治理中绽放,我们看见:每一朵丁香的花瓣,都写着“团结”的注脚;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通向“和谐”的远方。这朵花的故事,仍在继续……(杨明 张君阁)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