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特殊群体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2025年6月13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鼓匠司法所工作人员再次前往武胜县巴蜀精神病医院,走访在此接受治疗的社区矫正对象肖某。工作人员自费购买牛奶、面包等物资,亲手送到肖某手中,以实际行动确保矫正工作不断档、关爱帮扶不缺位。
精准掌握情况,动态调整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对象肖某因犯盗窃罪被武胜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其家庭情况特殊,父母离异,父亲为听力一级残疾,且肖某本人经鉴定为精神二级残疾。司法所工作人员与肖某的主治医师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其治疗进展、精神状态及预后情况,据此动态调整矫正方案。同时,建立司法所与医院“双监管”机制,保障治疗与矫正工作同步推进。
多维教育帮扶,筑牢预防犯罪防线
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谈心,耐心缓解肖某的焦虑情绪,并向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现场拨通肖某亲人电话,让他感受院外亲人的关怀。在医院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对肖某进行诚实守信、家庭美德及社会公序良俗等方面的教育,适时开展心理疏导,深入浅出地讲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此外,工作人员指导肖某家属履行监护职责,协助申请临时救助、办理残疾人证等,通过“治疗+矫正+帮扶”模式,有效降低其再犯罪风险。
践行执法为民,传递司法人文温度
肖某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入院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改造,配合医院治疗,服从司法所监管,提高守法意识,争做守法好公民。此次走访体现了社区矫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彰显了司法行政队伍“为民服务”的宗旨,为特殊群体矫正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武胜县鼓匠司法所将持续深化“人性化矫正”,在多方共同参与下,助力肖某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武胜县司法局也将始终坚持执法司法为民宗旨,在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与人性化管理,既维护刑事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传递社区矫正执法的人文温度。(覃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