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6/08 13:37:22

三“心”并举 法护“祥禾”——嘉祥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纪实

字体:

在法治的浩瀚星空中,未成年人保护是那最温暖明亮的一束光。花草树木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坚实护航。在山东省嘉祥县人民法院,法徽熠熠闪耀,见证着迷途少年重燃生活希望;天平稳稳丈量,守护着破碎家庭续写温情亲情。一声声稚嫩的“法官妈妈”、“法官爸爸”,饱含着司法的脉脉温情,更是少年审判法官们最珍贵的职业勋章。

精心细筑“祥禾”生长田

“涉未成年人案件无小案,每起案件都关乎孩子的未来、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务必用心、用心再用心。”这是嘉祥县人民法院王勇法官常挂在嘴边的话。

深夜,嘉祥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办公室灯火通明,一阵电话铃声打破寂静。电话那头,少年犯黄强(化名)略带忐忑与期待地询问能否回校上学。

回溯案件,黄强等人因年少冲动,在凌晨与他人聚众斗殴致多人受伤。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承办法官王勇迅速行动。他依托法院建立的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与心理疏导机制,到黄强生活的社区、就读的学校,对其学习、生活、社交等情况进行细致走访。

调查发现,黄强父母离异后长期在外务工,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父母陪伴,逐渐迷失方向,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王勇法官联合社会调查员、心理咨询师,为黄强“私人订制”心理疏导与法庭教育方案。同时,向黄强父母送达《家庭教育指导令》,并请他们到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刑满释放后,黄强渴望回归校园却满心顾虑。王勇法官耐心开导并积极协调,最终让黄强重返校园。

近年来,嘉祥县人民法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少年审判工作。挂牌成立少年审判庭,打造“圆桌审判庭”、“心灵驿站”、“解压调解室”等特色场所,让审判环境更具温度。全面落实关爱提醒、社会调查、心理疏导、轻罪记录封存、判后帮教等工作机制,构建起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位一体”的司法保护格局。2024年以来,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1264件,发放“未成年人关爱提示卡”2000余份,为136人次进行心理疏导,封存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记录19份,开展判后回访420余人次,帮扶救助2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4万元,助力6人转学、复学或者就业。

第53页-38_副本.jpg

2025年4月1日,嘉祥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屈庆东(左五)到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揭牌(陈莎莎  摄)

暖心守护“祥禾”成长园

法庭上,法官们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庄重威严;法庭外,他们褪去职业的严肃,化作温情的守护者。

“不管婚姻怎么样,但孩子是无辜的,即便再辛苦,也要想办法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归宿。”法官汤洁茹在处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时坚定地说道。这起案件中,夫妻双方育有两子,因性格、观念不合争吵不断,诉至法院离婚,且都以没时间、没能力为由,对孩子抚养问题相互推诿。

为保障孩子合法权益,汤洁茹法官多次驱车前往当事人家中,联合村支书、妇女主任,从法律威严到人情温暖,多角度劝说当事人。最终,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分别抚养一个孩子。

案子审结后,孩子们的情况始终牵动着汤法官的心。假期里,她到男方家中回访。孩子康康(化名)眼中满是思念与期待,询问妈妈和弟弟是否会回来。汤法官蹲下身,温柔安慰康康,并拨通其母亲电话,提醒她要多关心孩子。

汤洁茹在调研报告中写道:“家庭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家庭关系失衡等如同隐匿的暗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只有把工作做细,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权益。”

为给未成年人营造温暖成长环境,嘉祥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妇联成立“嘉和”少年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整合“巧媳妇调解团”等专业团队力量,创新推行“话亲情、讲经典、释法理、解心结”四步调解法。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当事人情绪,借助亲情引导唤醒家庭温暖,运用法理指导明晰法律责任,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4年以来,成功促进刑事附带民事和解12件、化解涉未成年人家事纠纷365件。同时,坚持“一案两卷、一人一策”,对相关案件进行特殊标识,为每个案件制定专属回访策略。承办法官与调解员逐案回访,密切跟踪家庭关系修复、未成年人成长等状况,有效防止家事纠纷、未成年人犯罪再次发生。2024年以来,已开展回访420余人次,帮助5名未成年犯改过自新,重拾生活信心。

齐心浇灌“祥禾”防护林

在隋庄小学的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课正在进行。孩子们一连串充满好奇的问题,让纸坊法庭法官张博飞感受到了新时代校园法治教育的新挑战。随着网络普及,“触网”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孩子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渴望了解基础法律知识,更关注如何在社会中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面对孩子们的求知渴望,张博飞法官因势利导。他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法治盛宴。从避免校园冲动行为,到防范校园欺凌;从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到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深入浅出。

多年来,嘉祥县人民法院积极将预防性法治思维向前延伸。推进“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在辖区学校全覆盖,创新构建“法官+校长+教师+家长+职能部门”工作模式,为重点未成年人建立动态档案,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行为干预等一站式服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矫治。同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点,选派13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官们精心制作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等主题的普法小视频,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万余名学生、家长和千余名教师从中受益,在校园内外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

嘉祥县人民法院凭借出色的工作成效,少年审判庭先后荣获山东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其保护妇女儿童的工作经验被《中国妇女报》、《人民司法》等权威媒体刊发报道,多个少审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成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的一面旗帜。

嘉祥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屈庆东表示:“嘉祥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借助曾子故里优势,持续打造‘法润祥禾·呵护成长’少审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索一条法理与情理交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少年审判之路。”未来,嘉祥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在未成年人保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司法的力量守护每一株“祥禾”茁壮成长。(嘉祥县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 孔明珠)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5月上(总第201期) 法治实践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