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人民法院在受理某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系列案后,发现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物业费缴纳、公共设施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等问题长期存在矛盾,若采用传统诉讼程序,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加剧双方对立情绪。为此,创新构建“送达即调解、调解即履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物业纠纷化解新路径,通过将送达、调解、支付三个环节有机融合,成功推动多起物业纠纷案件“一步到位”化解,实现“审理周期大幅缩短、群众诉求快速响应、矛盾隐患源头消除”的良好效果。
一是精准送达+前置调解。打破传统“分阶段推进”的办案模式,将送达环节作为纠纷化解的“第一战场”,送达人员在向业主送达起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应诉通知书、传票等文书时,同步开展“嵌入式”调解,主动了解业主拒缴物业费的具体原因,倾听物业公司服务难点,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多元联动+靶向调解。 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主管部门组成调解小组,针对业主反映的卫生清洁不达标、电梯维修延迟等问题,组织物业公司现场承诺整改,同时向业主释明物业服务合同义务及拒缴的法律后果,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共识。
三是即时履行+闭环监督。调解成功后,有条件的当场督促履行,有困难的组织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通过线上转账、线下支付等方式及时督促业主履行物业费支付义务。针对分期履行的案件涉及物业公司的整改承诺,建立跟踪台账,确保协议落实到位。
该模式的推行显著提升物业纠纷化解效率,平均结案时间有效提高,当事人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和衍生诉讼。下一步,罗甸法院将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扩大适用范围,推动更多民生领域纠纷实现“一站式 ”高效解决,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