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5/07 13:38:28

以法治之力支撑和服务赤峰改革创新发展

字体:

2024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上级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和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件大事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认真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提质、质中增效的良好态势,法治支撑改革创新发展的效能进一步释放。

一是更加注重政治能力建设,在深化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精准发力。突出政治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等相关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推行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九学”模式,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深入开展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市局7个支部被评为市级“坚强堡垒党支部”,2个支部被评为市级“坚强堡垒‘示范’党支部”,1个支部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党支部”。市局机关党委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强化主线意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普法阵地建设有机融合、与“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有机融合、与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有机融合、与普法品牌建设有机融合,切实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念融入各民族群众日常生活,有力促进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

二是更加注重法治建设主责作用发挥,在深化全面依法治市上精准发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法治建设督察和依法治市年度考核范围。持续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完善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规范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法治督察效能,将法治建设督察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督察检查工作计划,高标准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形成了以督察抓落实、以督察促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建设,在深化依法行政上精准发力。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赤峰市小米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赤峰市禁止野外用火规定》两部法规正式施行,《赤峰市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列入地方性法规项目。《赤峰市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出台,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55个。落实依法决策制度,制定并公开赤峰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4项,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引3项。创新开展依法行政全方位“法治体检”,形成31份点对点“法治体检报告”,提出整改建议,全面解决发现的问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克什克腾旗、宁城县和松山区率先推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试点,填补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空白。优化调整权责事项,组织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76623项,出台《赤峰市苏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4版)》,做到“一苏木乡镇街道,一执法事项清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培训,累计组织568场次42259人次参加,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依法客观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两级行政复议机构共办理复议案件1750件,办结1043件,直接纠错178件,纠错率为14.08%,行政复议监督效能持续增强。市局行政复议一科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践行法治为民上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赤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推进方案》、《赤峰市嘎查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规程》。打造一体化服务“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推动公证行业“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方案》等具体举措。出台仲裁管理制度3项。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组织开展了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工作。推进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全市累计受理“市域通办”案件164件,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可及率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2024年以来,赤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被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深化“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全市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7700余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8550人,建设各类法治文化阵地486个。持续打造“一旗县区一特色”法治文化品牌,3个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案例被司法部采纳。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分级分类编印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发放领导干部学法大礼包1300套,“八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赤峰市3个单位、2名个人分别获评“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和个人。加强律师队伍管理,出台《赤峰市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投诉的受理、办理、送达等程序。盘活用好公职律师资源,建立局机关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全市累计培育公职律师388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配备率达到100%。

五是更加注重夯实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根基,在深化强基固本上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全面推开“两所三融”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数字司法所”建设。该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人民调解创新发展之路研究》课题荣获2024年赤峰市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优秀课题。全面推广智慧矫正一体化管理平台及社区矫正规范化法律文书应用,赤峰市司法局申报的《数字化AI赋能,开创“智慧矫正”工作新篇章》获评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社区矫正工作创新案例”。加强基层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全覆盖至177个苏木乡镇街道司法所,配备执法监督工作人员341人,选拔1300名社会监督员参与各类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是更加注重服务中心大局,在深化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上精准发力。狠抓诚信建设工程,发挥诚信建设工程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5项工作机制,形成任务清单79条、举措213条,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督促任务落实,“诚在龙乡、信在赤峰”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集中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和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梳理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问题62个,制定了整改措施。创新开展了全流程“伴随式”执法监督,累计上门指导28次、现场监督31次、参与案件办理流程13次,评查案卷1658卷。及时督办“蒙企通”平台反映问题,累计督促办结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25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金额5052万元。深入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全市新收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76件,办结170件,调解和解45件、纠错12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金额303.37万元。抓好“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和“高质量调解年”活动,全市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875件,调解成功23543件,成功率达到98.6%。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在册安置帮教对象10425人,衔接率达到100%。

七是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在深化锻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铁军上精准发力。以能力提升为重点,着力加强教育培训。制订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多措并举做深做实“大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36场次,举办机关干部大讲堂8期,开展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业务演讲大比武活动和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坚持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化落实“敢者上、不敢者下,担当者上、不担当者下,能者上、庸者下,廉者上、不廉者下”的“四上四下”选人用人要求,做到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持之以恒关心关爱干警职工,落实从优待警相关政策,健全完善荣誉仪式制度,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干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务实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完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持续开展帮扶共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6件,全体司法行政干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进一步转变。(赤峰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建业)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4月下(总第200期) 学习栏目】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