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5/06 22:47:28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民法院“枫桥”遇见“马锡五”典型案例 | 打破“单打独斗” 凝聚多方合力 湫头人民法庭蹚出基层解纷新途径

字体:

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治理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推动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与现代法治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相融相通的实践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不同领域的生动体现和运用,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实践意义,本质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地和发源地人民法院,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两级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赓续南梁精神红色血脉,将“一刻也不离开群众”为民理念贯穿到审判事业各方面全过程,积极投入到社会治理大格局中,扛起传承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使命担当。庆阳市中院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枫桥”遇见“马锡五”典型案例》栏目,共同见证庆阳法院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路径、新方法、新举措。

“你们可要给我主持公道啊!邻家烧秸秆,把我家苹果树枝烧了一大片,还把烧毁的树枝剪掉了,这苹果树今年的开花结果可都受到影响了。我非得打官司,让邻家给我赔偿不可!”村民刘某心急如焚,情绪激动地诉说着。

1.jpg

4月30日上午,庆阳市正宁县人民法院湫头人民法庭应当地派出所邀请,参与一起邻里纠纷化解工作。在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的途中,正好遇见刘某,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同行的,还有司法所、综治中心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

2.jpg

纠纷发生在湫头镇某村的刘某与袁某之间,两家耕地相邻,刘某在自家土地经营着苹果园,袁某则种植玉米。当日,袁某焚烧玉米秸秆时,因风力作用波及了刘某的苹果树。而袁某也满腹委屈,称刘某的苹果树常年影响自家玉米产量,因此他同样要求赔偿。刘某一气之下选择报警,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都极力夸大自身损失,互不相让……

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调查,详细了解情况后得知,双方矛盾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分头行动,开展调解工作。从正确焚烧秸秆的方法讲起,借助身边实实在在的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剖析双方的矛盾症结所在。随着调解工作的推进,双方情绪逐渐缓和,袁某认识到安全焚烧秸秆的重要性,并考虑到可能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便不再坚持索赔。刘某也承认了自家苹果树枝越界,对袁某的玉米生长造成了影响。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不再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多年积怨随之化解。

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此类情景屡见不鲜。这不仅是一个成功调解纠纷的案例,也是基层无数调解现场的生动体现。湫头法庭立足于当地民族特色,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在司法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逐渐开辟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矛盾化解之路,真正实现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今年以来,湫头法庭开通立案服务,网上开庭率已超过50%,调撤率稳步提升,执行到位金额71.67万元,切实做到了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家门口真正实现了从立案到执行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这一成功实践,不仅有效化解了群众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它为基层司法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激励着更多的基层司法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将司法为民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微之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张超  刘怀渊  程娅婷)

【责任编辑 -樘嘉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