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北安法院通过“法院+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机制,成功为一名行动不便的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件当事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以多元联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司法温度延伸至百姓家中。
一、信息共享搭桥梁,司法为民有“速度”
在审理某民事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常年卧床前往鉴定机构困难,面临鉴定困境。办案法官依托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平台,第一时间对接省三院司法鉴定所,启动“线上预约+线下联动”机制。通过平台线上传递当事人病历资料、身体状况等信息,仅用2个工作日便完成鉴定机构选定及上门服务方案制定,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上门服务暖民心,司法温度有“厚度”
办案法官与鉴定专家组成“流动鉴定组”,携带专业设备及相关资料前往当事人家中。现场完成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等鉴定流程后,法官耐心向家属解释鉴定程序及法律后果,同步开展诉讼指导。此次上门服务不仅避免了当事人奔波之苦,更以“面对面”沟通消除了群众对司法程序的陌生感,将司法便民落到实处。
三、机制创新提质效,司法协同有“深度”
此次实践是北安法院深化“信息共享+多元协同”机制的生动缩影。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与反馈工作机制以来,北安法院积极开展工作,针对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件当事人鉴定困难等问题,已会同鉴定机构为7位当事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同时还为卫健局、医疗机构释法答疑多次。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司法效率,还为特殊群体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解纷效能。
从“纸上机制”到“务实举措”,北安法院以信息共享破题、以主动服务破局,让司法不仅有威严的“尺度”,更有温暖的“温度”。下一步,北安法院将持续深化工作机制优化建设,用机制改革赋能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以群众可见、可感、可触的方式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