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4 10/25 10:09:14

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四项机制”工作法 实现矛盾调处闭环管理

字体:

戒毒场所是吸毒人员人生的新起点,在完成强制隔离戒毒后,她们将重新步入社会,开启新的生活。然而,吸毒人员在吸毒、强戒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认知偏激和社会角色的特殊性,易成为涉法涉诉、肇事肇祸等各种风险矛盾的高发群体。为此,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女所)充分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立足社会治理,探索形成矛盾排查、精准戒治、风险化解、后续照管“四项机制”工作法,以硬核实招促进戒毒人员平稳融入社会。

 一、聚焦矛盾排查机制,实现风险发现在所内

“你是否与她人还有矛盾?她人与你是否还有矛盾?”这是省女所回归指导区民警与戒毒人员个别谈话教育时必问的问题。为全面掌握风险点,民警对每名戒毒人员均开展访谈“四延伸四掌握”工作。即:将电话或实地访谈延伸至戒毒人员家属、延伸至主要社会关系、延伸至社区工作人员、延伸至原单位,及时掌握是否涉及经济纠纷、是否涉及法律纠纷、是否涉及人际关系纠纷、是否涉及婚姻家庭纠纷等,综合分析易发生的风险,将摸排的问题和研判的风险一并纳入,逐一建立 “枫桥经验”工作台帐,实现精准排查。

图片23.png

二、聚焦精准戒治机制,实现风险管控在所内

以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其成长历程中对生活事件的认知判断,帮助其明辨是非。以心理分析为切入点,分析其是否存在易暴易怒、反社会及极端偏激等性格特点,培养其健康心理。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订制专属教育课程,开设订制化课堂,提升教育针对性。按照治未病的理念,民警采取积极心理学原理,打造“一人一策”个性化精准化教育戒治模式,持续提升戒毒人员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戒断毒品的决心。

图片24.png

三、聚焦风险化解机制,实现矛盾解决在所内

“一般问题不出队、特殊矛盾不出所”,这是省女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化解调处的工作原则。搭建“一张桌”调处台。即:法律援助“桌”前“帮”。由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公职律师负责,给予法律援助;心理干预“桌”前“谈”。由所心理矫治中心心理咨询师负责,对有心理问题的戒毒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矛盾纠纷“桌”前“化”。一般问题由大队领导负责,面对面化解戒毒人员矛盾纠纷;特殊矛盾由所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合力化解风险隐患。2023年以来,共调处戒毒人员出所易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10余起,涉法涉诉5起,实现了将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图片25.png

四、聚焦后续照管机制,实现调处闭环管理。

图片26.png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一是启动禁毒戒毒牵手计划。与150余家单位共建“牵手单位”,搭建非遗文化公益教学基地、社会帮教基地、就业推荐基地等,为即将解戒人员提供形势政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指导等。二是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与地方共建就业平台和未成年子女助学平台,为戒毒人员解决就业及子女入学困难,助力社会稳定。三是开展定期回访。成立跟踪回访小组,以实地走访、电话、视频回访等方式,动态掌握解戒人员现实状况。同时,邀请第三方深入分析解戒人员操守保持情况,客观评价戒治成效。自建立“四项机制”以来,操守保持率逐年上升,戒治成效更加凸显,极大降低了重新违法犯罪率,有效助力社会基层治理,切实巩固矛盾纠纷调处效果,形成管理闭环。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