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22 15:02:51

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宣传多点发力 倾情传递“反诈锦囊”

字体:

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态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厅党委部署要求,始终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作为工作重点,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遏制诈骗案件的发生,通过实施多样化、立体化、精确化的宣传策略,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多样化特色宣传,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垦区公安充分发挥社区民警辅警的基层优势,联合网格员、志愿者组建“反诈宣讲队”,采取“一户一访、一人一讲”的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反诈宣传网络。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进医院、进金融机构”五维渗透,结合入户走访、分享典型案例、开展集中宣讲等形式,实现反诈宣传全覆盖。依托“国家反诈中心”App功能,构建“预警劝阻+精准宣传”双轮驱动模式。创新“线上+线下”立体宣传,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此外,建立电诈案件回访制度,对受骗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与反诈补课,针对性完善宣传薄弱环节。

立体化多方宣传,增强群众反诈“免疫力”

在日常工作中,垦区公安紧抓接处警、业务窗口和上门办证等与群众密切接触的机会,开展反诈宣传。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详细剖析不法分子常用的刷单、杀猪盘、网上贷款、冒充公职人员等诈骗手段。在社区、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随处可见反诈宣传的身影,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反诈知识的熏陶,逐渐增强反诈“免疫力”。在关键部位的防范宣传上,民警联合辖区银行、信用社,在ATM机等醒目位置张贴防范标语,并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提示语。一旦发现群众有疑似诈骗汇款行为,及时提醒劝阻,有效提高了诈骗汇款的发现率和拦截率,为群众的财产安全再加一道“保险锁”。

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利用“百警传千群、百圈传万人”的防诈宣传机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及时推送诈骗高发案例。社区民警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社区聊天群等线上渠道,及时推送反诈短视频、典型案例及预警提示,以“接地气”的语言提醒群众“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同时,民警在业主群、商户群实时互动,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形成“线上提醒—线下劝阻”的闭环机制。这些信息在朋友圈和生活圈中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辐射效应。

精确化个性宣传,精准防范重点人群

“大姐,如果有人给您打电话说您的账号涉嫌刷单,让您点击链接证明解冻,这可千万不能相信……”民警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解答等形式,向辖区群众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作案手段,教育引导群众面对诱惑,不要贪图小恩小惠。民警通过梳理诈骗手段、受害人特点、高发区域等要素,精准筛选出易受骗群体,并为其定制专属宣传内容。针对不同群体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征,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和语言风格,力求做到宣传效果最大化。

针对老年人易成为诈骗目标的特点,详细剖析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如保健品诈骗、扶贫款骗局、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在讲解保健品诈骗时,工作人员提到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注重健康的心理,以“专家讲座”“免费体检”为幌子,高价推销毫无功效的保健品。

在讲座中,民警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老人分享自己或身边的疑似诈骗经历,大家积极响应,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周阿姨讲述自己接到购买的物品质量不合格需要退赔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分析,让老人明白这是典型的诈骗套路。

【责任编辑 -李梦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