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22 11:09:12

“科技智治” 驱动 四川公安迈向好 “治” 量

字体:

“是红灯,不是红包,不要抢!”在四川省成都市街头,操着地道四川话的人形机器人正协助交警劝导行人,俏皮的话语引得路人会心一笑。这一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四川公安大力推进智慧公安战略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全力打造“四川公安智慧之治”品牌,推动智慧公安战略落地,科技创新在赋能基层、服务实战方面成果频出。

四川“警营创客”聚焦人工智能设备多场景应用,不断探索实践,让科技兴警结出累累硕果,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融势聚力:绘就发展新蓝图

四川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兴警,将智慧公安建设纳入《四川省“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并作为“深耕善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推行“省厅主导、省市共建、试点实施、全省共用”建设模式。

警力位置精确到“米”,可用警力具体到“名”,响应时间控制到“秒”……这是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自主创新研发的“3M”可视化指挥系统的超强功能。近日,武侯区分局浆洗街派出所民警在此系统支撑下,快速找回在庙会上走失的5岁男童。

目前,四川公安已构建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横向覆盖全部业务工作的科技信息化支撑体系,形成全省智慧公安建设应用新生态。

在省级层面,四川省公安厅统筹推动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全警共联警务云计算平台“一朵云”、共享海量数据“一池水”、共筑7个通用性平台“一张网”,为92个业务应用提供清单化、套餐式数据服务,日均查询量超过30万人(次)。在市(州)层面,成都“鹰眼”、泸州“云墙”、乐山“凌云”、凉山“索玛花”等一批特色应用赋能实战成效显著。

在县级层面,泸州公安建成7个县级公安大数据实战服务中心,自贡自流井公安“警用无人机+”工作新模式助力立体化治安防控……各地公安机关在创新智能应用基础上,打通数据共享开放的“主动脉”,延伸向基层治理赋能的“毛细血管”,推动各级各类数据平台对接连通,全面激发数据要素
活力。

创新驱动:点燃智慧新引擎

2024年12月31日,集“产、学、研、战”于一体的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实验室自创建以来,先后主持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源于四川公安加快推进科技兴警。瞄准民生发展,创新政务服务,是四川公安推进大数据建设应用的重要方向。“四川公安知识产权云警务”线上服务平台邀请广大企业注册入驻;四川公安向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以及40余个政府部门提供15类核验服务;推出8类高频电子证照,近年来全省累计亮证使用7000余万人(次);上线无犯罪记录证明智能审批应用,办件周期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10分钟。

实战砺剑:塑造平安新体系

依托科技创新赋能实战,快速侦破盗窃案件、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川公安以大数据战略为驱动,重塑警务流程和警务形态,将同质事项合并、同类事项合署、跨警种事项合成,建成“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平台和大数据实战中心,通过“平台—中心”之间相融互促,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数据分析、线索挖掘、成果输出,在指挥、侦查、防控等方面催生出一批新型机制模式。

2024年,四川公安治安、国合、刑侦等部门借助全省大数据实战中心搭建的1300个实战模型,高效赋能重大安保、风险防范、侦查打击等工作,全年精准支撑办理各类案(事)件2.1万件。(谭广涛 张佳怡)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4月上(总第199期) 八方讯栏目】

 

【责任编辑 -郭红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