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黔西南公安采取“公安+司法”“公安+部门”“公安+村居”等“公安+N”举措,广泛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激活基层治理中的“最小单元”作用,让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
图丨“公安+”联动巡逻
“多亏你们帮助,把我们矛盾调解好了。”安龙县龙山镇纳赖村梁氏两兄弟对民警连连表示感谢。
梁氏两兄弟因土地发生纠纷,派出所启动“公安+”联动共治机制,组织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调解队伍上门服务,兄弟二人最终握手言和,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一般的矛盾纠纷隐患,我们依托公安专业优势,力争高效调解。针对重复报警或积怨较深的复杂警情,就需要多部门配合,从法、理、情及专业领域切入,多角度进行沟通交流,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处置。”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派出所社区民警王仕峰说。
化解矛盾纠纷,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一环。
黔西南公安依托街道办、村(居)两委、综治、司法等N种力量,打破基层社会治理单打独斗的困境,构建起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基层警务、网格员资源,推动警务和社区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
派出所狠抓矛盾纠纷隐患源头治理,针对矛盾纠纷不同类型、复杂程度,采取不同联动调解办法。
对轻微人身损害等矛盾纠纷,采取“公安+司法”联动化解措施,实行联动排查、联动化解、联动稳控、迅速化解。常见矛盾纠纷,采取“公安+社村”联动化解措施,依靠社区(村)干部力量,联动调处化解。针对特殊矛盾纠纷,联合民政、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门,采取“公安+部门”联动化解措施,提前介入、共同参与,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
同时,黔西南公安与辖区的村(社区)建立日常联动机制,将基础工作和社区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凝聚巡防合力。
在兴义,贵州兴义公安采取“公安+社区+网格”合力的方式,全面开展“治综系统”信息采集工作,对辖区居民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和更新,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
在贞丰,贵州贞丰公安采取“公安+村居”的方式,吸纳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治安积极分子等组建布依联调队,及时就地、高效调处矛盾纠纷,为实现“小事不出村”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丨“公安+村居”联动治理
在安龙,贵州安龙公安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的特点,组建了“高山布依”义务巡逻队,常态化规范化参与治安巡防、传递社情民意、宣传普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等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以来,黔西南公安通过“公安+N”模式,与基层群防群治力量深融互促,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合力,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赵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