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民事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均为聋哑人。为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路杨积极协调法律援助中心、县残联、县司法救助部门等多个部门,邀请黑河市第四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王洪梅作为手语翻译参与庭审,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手语翻译和心理支持,给当事人提供一次“说”得清楚、“听”得明白的诉讼服务。
因被告经依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为确保原告充分了解案情并有效行使诉讼权利,承办法官与县妇联工作人员、手语翻译老师共同展开了长达三小时的调解。
在沟通过程中,手语翻译老师耐心细致地传达了法官的询问和解释,同时,也准确地将原告的想法和意愿反馈给法官。县妇联的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原告缓解紧张情绪,更好地参与到调解中来。
庭审结束后,原告通过手语翻译向承办法官表达了诚挚谢意,特别感谢法院邀请妇联参与调解并配备专业手语翻译的暖心举措。承办法官路杨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是我经历过最特殊的一场庭审——虽然当事人寂静无声,但司法的温度却在此刻掷地有声。”
聘请专业手语翻译参与庭审,不仅切实保障了聋哑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更是法院践行“无障碍诉讼”的生动写照。孙吴法院始终将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努力打造“一站式”无障碍诉讼服务体系,从硬件上完善无障碍通道、盲文指引、便民轮椅等设施,到软件上提供手语翻译、适老助残等个性化服务,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平等、便捷地感受司法温度,真正实现“正义之门”向所有人敞开。(杨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