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10 09:48:33

“当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法治生活”系列报道之九 | 法务工作的范式会因为人工智能而改变吗?

字体:

微信截图_20250414102847.png

编者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各大前沿舞台,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AI位列四大核心议题之一。会上,中外嘉宾就AI应用与治理热烈探讨,达成多方协作、动态治理、伦理优先、法治保障、技术透明等共识,力求平衡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而在3月30日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与法治论坛”上,多位法律界专家呼吁加快人工智能立法。

鉴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现有法律已难以应对诸多新问题,亟待通过立法填补空白,强化技术安全与伦理规范,推动数智技术与法治深度融合。

本期专题聚焦人工智能在法治实践领域的前沿应用与深层问题,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资深学者以及一线实务工作者,从理论研究、实践经验、技术革新等多元视角进行深度剖析。期望通过他们的真知灼见,激发各界对人工智能与法治实践融合发展的更多思考,共同探索前行路径,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公正,助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法治社会。

李奇菲_副本.jpg

李奇菲,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业务部法务合规经理。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法律服务的生态格局,公司法务部门首当其冲地面临AI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一份简单的法律声明起草,到重大合作项目的合规设计,AI技术的应用已在日常工作中悄然渗透,让一线公司法务们感受到AI对法律服务的冲击和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触及法务工作的每一个微观场景,更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深深地撼动传统法务模式的根基。面对这一趋势,公司法务部门和法务人员有必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AI技术,探索求变。本文基于笔者从事AI大模型技术及商业化的公司法务合规实践,探讨AI技术对公司法务工作的深远影响,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变革,并就未来公司法务的转型路径提出建议。

AI技术驱动下公司法务工作的范式变革

传统公司法务工作模式的局限性。传统公司法务工作模式要求大量的人力投入,法务人员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需求部门沟通并还原事实、定位问题,还往往深陷于海量的基础性事务中,如法律法规检索、背景文档分析、合同审核与起草等,这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占据了法务人员约60%的时间。在面对疑难、复杂的综合型项目中,公司法务还需要在基础工作之外开展综合型的风险判断、合规意见输出,交付综合法律意见或法律文书。在各类重大复杂项目下支持复杂的商务谈判,助力业务关键意图的实现。不可否认的是,法务工作整体的交付节奏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量基础事务性工作所拖累,整体交付效率上仍有不少可改进的空间。

AI技术带来的法务工作范式变革。随着AI大模型技术,特别是生成式AI的发展,AI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处理海量法律文件,从中提炼关键信息,自动识别法律风险并提供参考建议。AI犹如黑夜中的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传统法务工作的某些暗角。笔者坚定地认为,AI一定会给法律服务工作带来巨大变革,我们要拥抱科技进步,不断探索AI应用场景和更好的应用方式。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在日常法务工作的各个节点应用AI,不断地调优、修正。例如,在合同准备初期,通过提示词设置,快速生成一份合同初稿。提示词可以是初阶的,“请帮我草拟一份合同模板,适用于技术合作合同。内容包含基本的合同要素,如当事人信息、合同目的、权利义务、支付条款、保密条款、争议解决等”,也可以是更高阶、定制化的,在初阶的基础上,明确“站在技术委托方的视角、要求保障技术委托方知识产权权利,优化知识产权授权场景”等诉求,AI可以在公司法务识别并总结业务需求和关键风险的基础上,生成一份相对适配的合同协议初稿。在调研多个国家数据监管动作时,输入研究好的提示词,可以快速获得多个国家数据监管机构在指定期间发起的数据合规调查国别化报告。此外,AI还能支持画脑图、画白板、创作图片,通过输入必要的提示词,快速生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分析文件和业务合规培训文档,作为法务整体交付的基础文件,助力法务整体工作实现有效沉淀和效率提升。

目前,国内多家高科技公司法务部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化的合同审查系统。借助AI系统对待审核合同进行初步的风险识别和打标,可以为人工审查提供初期的判断和分层指引,从而提升人工审核的效率。

公司法务工作重心将发生战略转移。公司法务在充分利用AI技术辅助进行大量基础性法律工作之外,可以更多地围绕“人”本身的沟通协调、全局思考、综合评估等优势,洞察公司业务发展的本质需求,积极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商业模式创新等事务。在这种战略转移中,公司法务通过对AI技术的使用及驾驭,可以构建出高效的“人&AI”协同工作体系,以“AI for law”来推动法律服务的创新升级。

AI发展态势迅猛,但也存在颇多隐忧。例如,伪造技术可能被滥用,生成以假乱真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用于传播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算法训练数据中可能包含人类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导致算法在教育、招聘、信贷等领域做出不公平的判断;AI的广泛应用还可能引发隐私泄露与数据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亟须公司法务发挥自身价值,充分识别并建设必要的合规机制。笔者从事AI大模型训练及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法务合规实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定位不同阶段的合规与安全风险,搭建“组织保障—评审落地—技术联防”三位一体治理架构,逐步探索和构建出适配的AI合规体系,推动AI技术及产品在关键环节的合规落地。Law for AI,我们在路上。

公司法务和AI的高效协同

法务事务的分层管理:三段渐进式人机协作模式

公司法务事务虽然繁杂,但也有章可循,探索分类分层是人和AI高效协作的路径。一为基础层,特色是“基础阅读和分析、提炼,规则明确,重复度高”,例如,合同初稿生成、格式要点审查、法规检索摘要等,这层法律事务可以直接利用AI进行。二为中间层,特色是“场景定制化、需求提炼”,例如,风险条款提示、合规检查清单生成,这一层需要开展人&AI协作完成,公司法务可以利用AI开展初步调研、分析和写作,在此基础上着重事实还原、需求聚焦和深度加工;三为高级层,特色是“商业意图洞察、复杂方案整合”。

公司法务的管理升级: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和创新

公司法务可探索在现有的法务管理产品(包括智能合同管理系统、法律风险预警系统、合规管理平台等)中,于必要节点中嵌入AI能力或定制的AI Agent,从而不断提升各个阶段的互通和衔接。通过系统化的AI转型,实现法务工作的进一步智能化和提效,提升整体法务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合规科技提升企业ESG表现等。

结语

AI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法律工作的方式及未来职业同样面临巨大变化。如果说AI技术将给公司法务工作带来巨大的风浪,那么无论风浪有多大,我们都应乘风破浪,顺势而行,更加积极地学习并拥抱AI技术,熟悉它、了解它、驾驭它。“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看见光,我们开始奔跑,我们不惧前行。(李奇菲)


专家点评:这篇文章探讨了AI时代下公司法务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作者作为深耕AI业务领域的公司法务,展现了对其本职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智慧。文章不仅分析了AI技术对法律行业的冲击,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工作思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前瞻性。作者从合同审查、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AI如何赋能法务工作,既体现了对技术应用的精准把握,又展现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文章内容务实且富有深度,不仅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AI与法律结合的实践路径指明了方向。无论是法务从业者还是对AI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并将其应用于自身工作中。这是一篇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佳作,值得推荐与借鉴。(点评人:吴冰,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业务法务合规负责人)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4月上(总第199期) 系列报道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