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矫对象王某在入矫初期总是愁眉苦脸、闷闷不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情况,经过与王某谈心谈话了解,王某之前因突发脑出血疾病花费了高昂治疗费用,加上农业贷款和其他贷款,家庭负债达30余万元,生活陷入绝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佳木斯市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与民政等部门积极沟通为其办理了低保。但因银行贷款无法偿还,低保金被扣留,对这一特殊情况,佳木斯市司法局通过积极与检察院、法院和银行沟通,帮助王某完成一卡通更换,使其每月能正常领取低保金,保障了家庭的生活开支,王某及其家人十分感动,表示一定坚强面对生活,回报大家的关心。此次帮扶工作不仅解决了王某一家的实际困难,稳定其思想,还增强了他的社会责任心和感恩之心,使其能安心接受社区矫正。
近年来,佳木斯市司法局秉持着“教育、感化、挽救” 的工作理念,在社矫对象教育帮扶领域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帮扶新模式。佳木斯市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谈话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社矫对象的实际困难。经调查发现,部分社矫对象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就业歧视,难以获得稳定收入维持生计;还有一些人因家庭关系破裂陷入心理困境,缺乏社会支持。
针对这些复杂多样的难题,佳木斯市司法局开展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教育帮扶工作。联合民盟开展“黄丝带”活动,为105名社矫对象免费体检,联合妇联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心理健康课引导230名女性社矫对象树牢法律意识,联合人社局共同为有就业需求和生活困难的50名社矫对象提供就业供需见面会。在春节等特殊时期,司法局工作人员还为100余名生活困难的社矫对象送去了必要的生活物资,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佳木斯市司法局还组织了各类社会公益活动,鼓励社矫对象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在社区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中,社矫对象们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自身也收获了温暖与肯定。通过这一系列教育帮扶和心理疏导新举措,佳木斯市司法局有效提升了社矫对象的改造效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积极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