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09 13:29:36

以“三个更加注重”科学方法推进法治领域“一件事”改革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注重系统集成,注重突出重点,注重改革实效,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改革事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新征程上,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必须深刻把握和注重运用“三个更加注重”的科学方法,探索借鉴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推进法治领域“一件事”改革,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质效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一件事”推进方式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一)以系统集成方法谋划法治领域“一件事”改革整体设计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更加突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集成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提供了精准明确、科学有效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指导我们如何从整体上、系统上、全局上谋划法治领域改革,要求对法治领域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避免零打碎敲调整、碎片化修补。

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借鉴了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践经验,是以系统集成方法谋划法治领域改革的有益探索。

这一做法,一方面“化整为零”,将法治领域重点改革事项化为多个“一件事”来谋划和推进;另一方面又“化零为整”,将法治领域的“一件事”,从“点”汇成“面”,实现法治领域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

(二)以系统集成方法重塑法治改革“一件事”联动机制

这一重要论述,在方法论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指明了切入点和着力点,那就是在法治领域改革、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上用力。具体讲,面对法治领域改革这场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以联动和集成的方法破解制约法治建设体制机制障碍。

针对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上,可借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高效协同典型做法,每个“一件事”明确牵头部门、单位,建立一个统筹协调、协同高效、科学规范的联动机制,以联动机制为动力,驱动法治领域改革这台“机器”各个系统运转起来,以新的运行机制高质效落实新时代法治领域各项任务。比如,2024年,济南推出“带封过户(融资)”新模式,这就是重塑法治改革“一件事”联动机制的典型做法。

一是注重在相关联职能上系统集成。济南市相关单位、部门推出不动产自行处置“带封过户(融资)”执行模式,整合了法院的执行职能、司法行政机关的公证职能、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不动产登记和交易职能、金融部门机构的金融监管和服务职能,将这些与查封不动产相关联的职能系统集成在“带封过户(融资)”、“一件事”上。

二是注重在相关联程序上系统集成。“带封过户(融资)”执行模式,创新公证机构参与执行调解机制、交易资金提存模式、带封登记交易机制以及查封不动产按揭贷款机制,多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建立“带封过户(融资)”制度流程,将法院、公证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联的办事流程系统集成在“带封过户(融资)”、“一件事”上。

三是注重在“一件事”服务上系统集成。在“带封过户(融资)”执行模式的办理过程中,公证机构提供全过程服务,以公证调解、公证委托、公证提存、公证代办等形式实现闭环式、全流程服务,推动在“带封过户(融资)”上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三)以系统集成方法重构法治领域改革工作体系

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联动机制,以“一件事”思维方式和运行方式,推动了法治领域改革工作体系从“火车头驱动模式”向“高铁动车驱动模式”重构。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好比是高铁动车的一节或一组车厢,每个“一件事”联动机制好比高铁动车的一节或一组车厢的动力系统,每个“一件事”的推进好比高铁动车的一节或一组车厢共同驱动前行。

这种“一件事”联动机制模式,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破了靠单一部门、单位或协调小组推进法治领域改革的传统模式,打通体制机制壁垒,增强改革的适配性,构建起党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各联动机制合力推动的新型工作体系,以“一件事”的“小切口”、“小抓手”,推进了法治领域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进程。

二、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以“一件事”重点事项牵动法治领域改革全局

(一)善于抓住法治改革的关键点,实现“一子落而全盘活”

以“一件事”思维和方式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必须抓住关键事、关键点、关键环节,牵动法治领域改革全局向更深层次推进。在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进程中,有一些关键领域、关键事项、关键环节,这就是影响改革全局的关键点。找准、抓好了这些关键点,就能“一子落而全盘活”。

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联动机制,要从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大处考虑,从法治领域自身建设发展细处着手,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要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将这些关键点列为“一件事”事项,带动法治领域改革全局深化和提升。

(二)敢于抓法治改革难点,有胆量和魄力“啃硬骨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深水区,法治领域改革也面临“啃硬骨头”的新挑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啃下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的“硬骨头”。

当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这样的“硬骨头”。

在立法领域,如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

在执法领域,如何“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推进严格执法,理顺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在司法领域,如何“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

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一件事”联动机制,就是要牢牢把握“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的科学方法,把法治领域改革的“硬骨头”科学合理地列为“一件事”,一件件去“啃硬骨头”。“硬骨头”被啃下了,重点难题解决了,“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的方法就见效了。

(三)勇于保重点,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能更好地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等重要论断,为运用“一件事”思维和方式、在法治轨道上牵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提供了基本遵循。

围绕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重大改革须于法有据,坚持立法与改革决策相统一、衔接,在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推进过程中,将重大改革决策“一件事”与立法需求“一件事”同步考虑,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做到先立后破;及时将改革决策转化为法律规范;及时做好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增强法律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依法有序推进。

三、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一件事”联动成果检验改革成效

(一)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法治领域改革实效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立场。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要贯穿“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改革要求和方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衡量标准,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

济南市“带封过户(融资)”模式,就是抓住“执行难”这一民生难事,以改革的思维和勇气,打通了查封财产的债务处置执行瓶颈,高效率、低成本办理查封财产执行案件,实现群众满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多赢”。

一是查封资产“活了”。不动产查封状态下的先行过户,为购房者按揭贷款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债权利益、财产利益和融资利益的最大化,为暂时陷入困境的债务人创造了重生机会。

二是债务执行“快了”。“带封过户”模式实现了处置程序的快捷高效,最快7天即可完成交易并结案,提升查封财产处置效率50%以上。

三是市场活力“强了”。“带封过户”模式通过公证参与,增加了各方的信任度;借助公证提存,保障了资金安全;采用先过户后解封的方式,确保了交易安全。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让当事人和买受人放心安心。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实绩实效检验法治领域改革实效

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要贯彻“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改革要求和方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时代法治领域的重大问题,勇于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仍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开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等等。抓住了这些重大问题,就抓住了突出改革实效的根本。

在法治领域,以“一件事”思维和方式一件件推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绩实效,就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绩实效。

(三)坚持常态长效,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检验法治领域改革实效

一是以常态落实促改革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落实方案,明确各项“一件事”法治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实施主体、责任分工,使“一件事”改革举措精准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真正谋在实处、落在实处。

二是以制度规范巩固改革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要更加注重实效,必须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立法规定或制度规范,以立法规定或制度规范形式固定和巩固改革成果,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三是以示范引领带动改革实效。在推进法治领域“一件事”联动改革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典型做法,发挥示范效应,做到改革一件带动一片,不断扩大改革实效。

四是加强改革实效评估。结合法治督察、执法监督、法治考核等职能,探索建立法治领域“一件事”改革成效评估办法,发挥成效评估“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引导、督促一项一项解决法治领域突出短板和弱项,确保法治领域改革取得实效,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济南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 尚庆忠)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3月下(总第198期) 学习栏目】


【责任编辑 -郭红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