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09 09:42:53

“和事佬”杨淦:综治调解筑和谐社区

字体:

在湖北省恩施市金子坝街道金龙社区,提起综治专干杨淦,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社区综治专干,杨淦扎根基层,用耐心、细心和真心,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让社区更加和谐与安宁,因此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社区“和事佬”。

他常说:“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就会越来越美好。”

第51页-6.PNG

2024年12月4日,杨淦(左一)与社区民警在恩施市金子坝街道金龙社区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周珍珍  摄)

对症下药 用心化解坚冰

“社区工作无小事,每件纠纷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这是杨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社区生活琐碎复杂,矛盾纠纷往往潜藏在日常点滴之中。深知这一点的杨淦,平日里积极到社区每个角落,与居民们唠家常、听心声。

在一次次的走访中,他化解了一个个矛盾纠纷。

社区里曾有一对邻居,因房屋漏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楼下住户家中天花板因楼上漏水出现大面积水渍,墙面也开始发霉,要求楼上住户赔偿损失并尽快维修。楼上住户却认为可能是房屋本身质量问题,不愿承担全部责任。双方为此争吵多次,关系陷入僵局。

杨淦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现场,他仔细查看了漏水情况,并拍照留证,随后联系了专业房屋维修人员进行鉴定,最终确定漏水是楼上住户卫生间防水设施导致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六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等造成相邻方损害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杨淦与楼上住户沟通,并从法律角度讲解其应承担的责任。

“你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楼上漏水,你肯定也会不舒服,需要楼上来处理。”话锋一转,杨淦换了种语气,劝说楼上住户换位思考,邻里之间应相互理解。

“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为了这件事大动干戈呢?”对于楼下住户,杨淦也安抚其情绪,提醒他邻里之间以和为贵,在赔偿金额上可以适当协商。

经过杨淦多次耐心调解,楼上住户最终同意承担维修费用和合理赔偿,楼下住户也表示接受,双方握手言和,邻里关系重归融洽。

“调解就像看病,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杨淦深知,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一定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面对复杂棘手的矛盾纠纷,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深知,单纯讲法律条文可能会让矛盾双方觉得生硬,而一味讲情又可能缺乏说服力,只有将法、理、情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耐心倾听 解开夫妻心结

“调解矛盾纠纷,首先要学会倾听。”在杨淦看来,许多矛盾纠纷看似复杂,其实是因为双方缺乏沟通,情绪积压所致。只要耐心倾听,找到问题的症结,矛盾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我们对门的两夫妻正在吵架,闹得动静十分大,请您到现场来看看。”一天傍晚,杨淦刚准备下班,就接到居民求助电话,称社区一对夫妻在家中激烈争吵。

放下电话的杨淦马不停蹄赶到现场,一对夫妻争吵得面红耳赤,闹得不可开交。

“他们两个每天这么频繁聊天,两个人肯定有问题。”

“你别无理取闹!我们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

两人看见杨淦到来,立刻将心里的委屈向杨淦诉说。

原来,妻子偶然发现丈夫手机里有与一位女同事频繁聊天的记录,便怀疑丈夫有不忠行为,丈夫则觉得妻子无端猜疑,两人为此大吵大闹。

杨淦先安抚双方情绪,让他们冷静下来。待两人稍稍平静后,他将夫妻二人分开,分别倾听他们的想法。

“他这样天天和对方聊天,根本没有顾及我的感受,哪里还想好好过日子?这个家迟早要散。”妻子哭诉着心中的委屈与不安,担心家庭出现变故。

“我们真的只是同事,绝对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而丈夫则无奈地表示,只是因为工作项目与女同事交流较多,没想到会引发妻子如此大的误会。

了解完情况后,杨淦先对丈夫说:“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坦诚,工作交流多,提前和妻子说明白,也能避免这场误会。”转头又对妻子讲:“猜疑是婚姻的大敌,遇到问题咱们好好沟通,别伤了夫妻感情。”

随后,杨淦让丈夫当面向妻子解释清楚,并建议以后工作上的事也和妻子多分享。在杨淦的调解下,夫妻二人解开了心结,重归于好。

真心为民 赢得群众信任

“调解矛盾纠纷,最重要的是真心为民。”杨淦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真心换来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那边小区商业楼内有一帮人吵得特别厉害,好像要打架。”一天,杨淦在社区走访时,突然听到有居民在议论。

听到这个消息的杨淦当即赶往现场。在现场,两帮人针锋相对、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动手。

“我是社区综治专干杨淦,大家要冷静,有什么事可以协商解决。”在表明身份后,杨淦及时将两帮人分开。

经了解,李某在某公司承接工程后转包给张某。工程完工后,李某因亏损直接跑路。张某失去李某的资金支持,无力按时给农民工结算工资。农民工多次讨薪无果,便将目标转向张某。无奈之下,张某一腔怒火跑到施工现场讨要工资,恰好碰到了前来清场的甲方公司项目负责人吴某,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杨淦深知此事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出现安全事故。他极力安抚双方情绪,告知会协助解决问题,同时劝说张某保持与农民工的良好沟通,避免冲突升级。之后,他将双方邀请到社区进行协商调解。

杨淦先从法律角度出发,明确告知李某拖欠工资需承担法律责任,张某作为转包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责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十分不容易,我们都要想想他们的不容易。”杨淦从情理方面劝说,强调农民工辛苦劳作,理应按时拿到报酬。大家都在一个社区或周边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应相互理解。

经过数小时耐心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吴某代表公司当场将工程款尾款转账给了张某。

“社区工作虽然琐碎,但每解决一个问题,看到居民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杨淦说。

自金龙社区成立两年多来,杨淦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4起。在他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金龙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社区综治专干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居民心中值得信赖的“贴心人”,为社区的和谐稳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湖北省恩施市金子坝街道办事处)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4月上(总第199期) 法治实践栏目】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