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4/07 13:49:30

通江县人民法院探寻三级联动破解执行难最“优解”

字体:

执行是实现法治的“最后一公里”,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检验尺”。四川省通江县人民法院致力于破解执行难,以“有解”思维创新治理“优解”措施,自2024年10月以来,推动三级联动机制落地落实,探索执行领域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通江县人民法院聚焦三级联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协同、镇村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依靠党委、政府,力破“统筹不力”。主动向通江县委、县委政法委积极争取支持,在通江县委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统一协调处置全县重大执行案件、重大执行活动,统一制定考核激励办法。通江县委政法委书记、社工部部长亲自召开专题会议并听取专题汇报两次。抓好各方协同,力破“联动不畅”。通过在通江县沙溪镇等乡镇试点,以镇、村联动机制为依托,汇聚镇街村社、基层网格等力量,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在查人找物、协调化解、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切实履行协助、配合人民法院查人找物等执行协同任务。抓实基础保障,力破“支撑不足”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工作人员执行业务培训4次,不断提升协助执行能力水平,深化网格员协助奖励制度,兑现误工补贴5次共计27人,全面激发网格员协助执行工作效能。

通江县人民法院聚焦判决后到执行前的时间空白,利用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把“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落到执行中,解决执行难,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新局面。精准把脉,靶向施策。将276份已生效但尚未进入执行的案件进行梳理,通过关联承办人、权利人、义务人、基层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一案一策、多方位督促并实时向当事人推送案件进展,让群众充分知晓案件进度,切实减轻群众诉累,申请执行率下降3.4%。基层调解,巧化干戈。三级联动机制下让镇村干部成为执行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事人由对立到对话,在拉家常中化干戈为玉帛。镇村干部成为执行的推动者和中间人,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主力军,让执行硬措施在基层实现好效果。诚信认定,柔性执法。对被执行人主动申报财产的,积极争取宽限时间,并由人民法院与镇村共同开展诚信认定,给予诚信但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缓冲期。促使23名被执行人主动配合,真正让“多主动履行、少进入执行”成为常态。

通江县人民法院以三级联动机制为有力支点,撬动执行工作从单打独斗向综合治理跃进。调整评价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把执行工作纳入党委基层社会治理全局,发挥党委统筹领导作用,将三级联动落实到对乡镇街道、村居的社会治理成果评价中,推动“三级书记抓执行”,真正解开镇村干部“顾面子、护犊子”的心结。打造联合团队,提升执行质效。打造“法院执行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乡镇、村社干部”的联合执行团队,充分发挥镇村查人找物、协助送达、协助约谈、督促履行、配合集中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及时高效地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分类精准执行,营造守信社会。把普法说理、教育引导融入日常“跑户”中,不断向村民传递守信重诺的观念。三级联动通过联合镇村对义务人共同开展“信用与履行能力画像”70余次,有效甄别诚信但确有困难者和恶意逃避执行者,实现分类精准执行,从实质上化解纠纷,营造诚信社会氛围。

执行工作虽是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小”点,但关系着“大”政治,事关社会安定和谐。破解执行难不仅是一个司法难题,更是一个社会难题,需要更多社会单元联合参与,共同发力。通江县人民法院坚持系统综合治理,推动通江县委政法委出台《三级联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实施方案》,把执行工作纳入基层治理的“大盘子”,跳出人民法院看执行,以更开阔的视角、更长远的谋划、更系统的思维,紧扣发展趋势,推动执行难实现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杨倩)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3月下 (总第198期)  八方讯栏目】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