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同志,真是没想到啊,在咱们区法院就能这么圆满地解决了我们的诉求!”哥哥郑某大一手紧握着锦旗,一手激动地与承办法官相握,“我们兄弟俩之前都做好打二审的充分准备了,真的没想到,法院竟然通过调解这么高效的方式,就让我们拿回了属于我们的铺面。这锦旗,就是我们对您和法院最真挚的感谢!”近日,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薛学坚法官团队,成功促成了一起涉行政征收补偿协议案件的实质化解。
2024年6月18日,海口市龙华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的气氛紧张,郑氏二兄弟因为房屋征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与中心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由于双方就解除征收补偿协议一事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矛盾升级。2024年8月13日,郑氏两兄弟向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解除《货币化安置补偿协议》,并赔偿自2017年以来的租金损失,合计105万元。
法院立案后,承办法官经过仔细研判、深入分析后发现,虽然双方矛盾看似尖锐,但只要打通其中的某些关键环节,案件就会一通百通,迎刃而解。承办法官首先召集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摸清了案件堵点。法官发现,其实郑氏兄弟真正在乎的并非这些年来的租金损失,而是其父亲虽在被征收的五间铺面中各占一定比例的份额,却并非任何一间铺面的完整权利人,但郑氏兄弟又都想各自“拼得”一间完整铺面用于独立经营;而被告真正的难点在于,没有资金对郑氏兄弟的预期租金收益损失作出补偿。
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两边的气氛一点点缓和,问题的解决逐渐出现曙光。后经过多轮磋商,双方拟定了初步调解协议。
2025年2月10日,刚过完春节假期,承办法官就将双方约至法院进行最终调解。调解现场,郑氏兄弟依然忐忑不安,怕再出现什么意外。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过来审核的中心会计认真看完调解方案后问道,“从五间铺面里‘拼出’两间退还二原告,其余的仍归政府经营管理,理论上的确可行。但是,账目怕是不好做啊,咱要不要就做账的问题再请示一下上级主管单位?”
郑氏兄弟听闻立即眉头紧锁,承办法官看出了郑氏兄弟的担心,适时对被告说道,“这个你们大可放心,法院已详细核算过方案。二原告在调解协议中放弃了对105万元预期租金收益的主张,且在‘拼’的过程中还额外放弃了3㎡的权益,并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确实已作出极大让步,咱也不能让老百姓寒心,不是吗?”中心主任立马表示,做账的事没有问题,待签完调解协议后会自行研究解决,郑氏兄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双方愉快地签署了调解协议。
至此,案件圆满解决,这是一起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海南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强调的“在审判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防止程序空转,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示精神,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努力从源头解决争议,力争做到纷争到我为止,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让矛盾化解于萌芽,使温暖留存于民心。(蔡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