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值此学雷锋月,贵州省监狱管理局特推出“四个1”专题栏目,聚焦高墙内外传递温暖的“1个最美窗口”,彰显法治温度的“1个最美项目”,默默奉献的“1个最美志愿者”,以及精诚协作的“1个最美团队”。透过这些闪耀在特殊战线的凡人微光,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共同见证法治文明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改造力量。
一起走近“1个最美团队”,感受凝结的团队力量……
在贵州监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工作者,他们既是监狱人民警察,同时又是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心灵迷茫之地耕耘、在社会呼唤之处现身,社区、校园、街头……他们辛勤忙碌的影子绘成了美丽的画卷。
以一技之长,点新生明灯
“贾警官,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每一天睁开眼睛,我都不知道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2024年,贵州省王武监狱心理矫治中心收到罪犯石某的求助信,信中的文字满是痛苦和挣扎,字里行间甚至隐约萌现了“活不下去”的苗头。收到石某的来信,矫治中心立即对该犯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该犯抑郁情绪极重,危险一触即发!察觉到问题的民警立即行动起来,一场针对石某的危机干预行动就立即开始了。
“我很高兴你能够把你的痛苦说出来,这说明你对我充满了信任。”
“最近你的情绪慢慢好转了一些,对未来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对于你的转变,我很欣慰,也很替你感到开心。”
“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可以展开说说吗?”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次两次……这场破开心门的心理咨询历时半年。在心理咨询师的努力下,石某逐步走出了痛苦的情绪中,树立起来对生活的信念,培养了对社会和家人的责任感,开始积极追求改造,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在王武监狱自办报刊上,石某写了一篇名为《感激心理咨询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心理咨询师为困惑的我们点上了一盏明亮的灯,让迷途的羔羊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开启了罪犯生命的新乐章。”
2024年,贵州全省监狱开展个体咨询累计达3000人次,用耐心与真诚,为无数罪犯点亮了改造的新生明灯,指引着罪犯走向更加积极、充满希望的未来!
以一心执着,书行动篇章
心理问题有个别性,也有共通性。团体辅导、团体拓展的矫正方式,可以用于解决团体性心理困惑,是贵州监狱心理咨询师团队的一大妙招。
在团体辅导中,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体验式团体心理培训的方式,结合讲授与互动,使得感性与理性融合,达到理念与训练交互、改变与成长并行的目的。在关键时间节点精心筹备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已经成为惯例,如母亲节的“感恩”主题系列团辅、刑满释放前的“回家”主题系列团辅、挫折应对相关的“抗压”主题系列团辅等均得到罪犯热烈反馈。
在团体拓展中,通过“小游戏、大道理”的团体拓展活动,有效调节了改造气氛,大范围缓解罪犯的心理压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信心,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弘扬良好的心理文化。
仅2024年,全省监狱就开展了近300余场团体心理拓展活动及100余场团体辅导。
以一梦为引,照爱意光辉
帮助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怀揣着助力平安中国建设的“幸福梦”,贵州监狱的心理咨询师们积极走出高墙,走向需要他们的每一个地方,用满心的爱意,温暖需要拥抱的灵魂。
“遭遇网络暴力我该怎么办?”
“勇敢对校园霸凌说不!”
“护苗成长,逐梦未来!”
“拥抱青春,让心飞扬……”
一场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一次次趣味与哲理结合的团体拓展,一张张科普小传单……贵州监狱心理咨询师团队从心理疏导、预防犯罪等角度出发,围绕学生、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的心理特点,提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身心调适办法,帮助更多的人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
“看着孩子们快乐无忧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也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以后我还会努力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的!”贵州省忠庄监狱心理矫治中心主任杨宏如是说。
贵州监狱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以汗水与智慧书写属于奉献、热爱、真诚、担当的最美故事,为监狱事业发展贡献蓬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