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25 10:42:07

河南省栾川县司法局三川司法所5小时化解租赁纠纷

字体:

近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司法局三川司法所成功化解一起租赁纠纷,通过“调解+履行”闭环管理模式促成双方现场履行协议,实现了矛盾就地化解。

2025年3月,某建筑工程承包商李某租赁王某脚手架用于施工,双方约定日租金200元、租期30天。因工程延期,导致实际租赁天数延长至40天,产生超期费用2000元。李某以“施工期间遭遇7天降雨属不可抗力”为由拒付超期费用,王某多次催讨未果后报警。三川派出所研判后认为该案件属民事纠纷,遂启动“警调对接”机制移送至司法所调解。

三川司法所受理纠纷后,迅速组织镇调委会调解员进行调解,在充分了解案情经过的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展开“面对面调解”。调解中,双方当事人情绪对立激烈:承租方王某坚称逾期支付租金具有正当性,出租方李某则以极端天气构成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双方诉求差距悬殊导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见状,调解员决定采取“背对背”沟通方式,一方面向李某系统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关于不可抗力的适用要件,明确指出降雨天气未达到法定不可抗力标准,租赁合同违约责任不能当然免除;另一方面引导王某换位思考,体谅施工方因天气延误产生的实际损失,考虑建筑行业资金周转特性,建议适当减免金额,逐步消解对立情绪。

经过5小时多轮协商,在调解员精准的释法说理讲情下,最终促成和解协议:李某现场支付1500元逾期补偿金,王某放弃追索剩余款项,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

近年来,三川司法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化解闭环机制。通过“调解+履行”同步推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阻断了民事纠纷向治安案件转化路径。今年以来,该所已通过“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调解此类案件13起,履行率达100%。下一步,三川司法所将主动延伸法治服务链条,聚焦建设工程领域合同签订规范、设备租赁履约、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高发风险点,扎实开展精准普法,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实现诉源治理效能提升。

【责任编辑 -赵思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