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24 15:10:03

云霄县人民法院:创新农地解纷机制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字体:

福建漳州素有“花果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业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受困于村集体“三资”交易乱象,农村“三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优势不相匹配,一些地方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针对“三资”低价包、长期包、关系包以及失管漏管等问题,2023年3月,漳州市纪委监委、漳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指导意见》,聚焦推动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全面推广“四定一督”机制,保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6月,福建省首家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诉讼联动中心在云霄县人民法院成立,这不仅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做好“四定一督”的“后半篇文章”强有力的辅助配套。联动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东厦镇埭某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系列案件197件,协助东厦镇竹某村收回3000亩农地并重新招投标。2024年1月至11月联动单位共调撤涉农地纠纷986件。

第52页-39.PNG

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诉讼联动中心组织“一月一研判”研讨农地案件(许钦毅  摄)

先行先试

开启农地纠纷破冰之旅

凝聚部门力量,建设解纷平台。联动中心在县委和县政府大力支持、县纪委督导下,聚合县人民法院、农业农村局、社工部、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信访局、水利局、住建局、各乡镇综治中心、农村服务站等成员单位,优化农地解纷整体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智能融合,建立起“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全县共享”的农村土地解纷平台。

强化队伍建设,拓宽解纷渠道。联动中心建成由职能部门、基层组织、专业人员、农民代表等组成的86人的仲裁员队伍。促推省农业农村厅开展首期仲裁员培训班,并提请考核颁证,确保仲裁员依法履职。云霄县人民法院成立联动中心法律指导组9人,特邀调解员3人,提供全程法律指导。通过“一案一评估”、“一月一研判”等方式,提升仲裁员的法律政策水平、群众工作能力和公正裁决能力。联动中心成立以来,云霄县人民法院已开展法治宣讲10场次,座谈会12场(次),分析研判会4场(次),提升联动中心仲裁员依法调解、依法仲裁能力。

加强配套保障,完善解纷机制。联动中心配备有仲裁庭、远程调解室和移动仲裁庭,其中,远程调解室借助漳州市政法委平安E家平台与县乡镇各综治中心联网,方便群众和村委会可就近综治中心参与调解、仲裁、诉讼活动。优化《调解仲裁操作规范》、《培训大纲》等文件,设置“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服务流程图,明确各部门衔接手续和期限。同时提供有仲裁文书样式、农业承包合同样本,便于及时快速查询资料。云霄县委大力支持助力联动中心工作,拨付20万元用于联动中心运行和仲裁员补贴经费。

第53页-40.PNG

云霄县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诉讼联动中心揭牌(罗菁  摄)

善作善成

助推“三资”清理规则之治

智慧联动巧解纷,减少存量早预防。联动中心既着眼于个案化解,又注重源头上规范农地行为,减少纠纷的发生,通过“中心+网格+驿站”解纷新模式,以联动中心为“中心”,纵向贯通云霄县各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司法所、农村服务站和各调解员,横向集成各涉农联动单位的农地纠纷信息排查调处网络,发挥好各乡镇、村(社区)网格员作用,经常性走近农民群众,为解纷提供线索,逐步提高农地纠纷解纷效率。截至2024年11月,移动仲裁庭已成功下乡调解纠纷8件,其中,促成东厦镇荷某村村委会收回逾期四年多的蟹池,并通过“四定一督”程序公开招投标,最终该蟹池的5年经营权以96862.5元成交。

类案同判促公平,司法建议优治理。云霄县人民法院作为联动中心成员单位率先优化农地解纷服务,在处理埭某村系列案件过程中,事先通过多部门研判,并向村委会提出要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议定程序,让村民知晓筹资筹劳是应尽义务,应从租金中抵扣等建议,形成“一次性补偿+逐年分红”的可行性调解方案,并采取类案同判,推动同类农地纠纷案件统一裁判、统一标准。经过联动,该系列82件上诉案件,共调解、撤诉合计70件,自2024年下半年起法院未再收到埭某村类似案件,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域”效果。

规范合同助“三资”,一宗一策安民心。联动中心从源头辅助各村“三资”清理工作的开展,云霄县人民法院根据“四定一督”要求,结合办理该涉农地纠纷系列案件过程,发现存在发证冲突、权属不明、发包不规范、条款难执行等历史遗留问题,在调查研究后,向县农业农村局发出司法建议,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对涉农地合同进行优化,规范合同文字表述、法条引用,并向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乡镇、村发放规范合同样本,确保同类案件依法依规合理发包,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既稳定了民心,也助推了乡村集体经济向好发展。

第54页-41.PNG

2024年6月,移动仲裁庭带队下乡解决蔡某坤和蔡某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时,双方就纠纷土地立铁棍分界(曾莉莉  摄)

共享共治

激发乡村振兴造血之功

源头规范管理,提升治理效能。联动中心根据“四定一督”要求,各联动单位齐发力,通过法院规范合同文本,纪委加强全过程监督,农业农村局全链条指导,从源头预防损害国家、集体资产的行为发生,有效遏制违规发包土地增量,通过逐案化解,进一步减少农地纠纷存量,有效提升云霄乡村治理能力。联动中心在帮助解决列屿镇青某村根据“四定一督”要求招投标而流拍时,发现村委会对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定价提高让竞标人一时难以接受等未处理好,故责令青某村应依法依规入村宣传“四定一督”招投标政策,使新规则入民心、得民心,让更多竞标人参与其中。同时,农业农村局召开班子会议研究,确定以400元/亩 /年的底价进行招投标,以避免过低发包和违规发包。经过宣传和监管,两块滩涂最终分别以1010 元 / 亩 / 年和1200元/亩 / 年价格中标,同比溢价44.46%,本次招标,预计为青某村集体每年增收222300元。

心系产业兴旺,共建美丽乡村。联动中心关注各村产业发展动向,优先处理涉农地产业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纠纷,开通绿色通道,设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巡回法庭,助力云霄枇杷、锯缘青蟹、竹塔泥蚶等地标产业兴旺。探索“公益诉讼技术官+生态技术调查官”的“双官”模式,通过补种红树林造林增汇,助力蓝碳生态保护。东厦镇竹某村集体山地管理不善,到期山地难以收回,造成集体经济流失,联动中心组织资深法官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对承包合同进行研究,逐一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收回3000多亩山地并重新发包,该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益108万元。

盘活“沉睡”资产,壮大集体经济。联动中心帮助农村收回长期未缴纳的承包金、解决历史遗留的“长期包、低价包”问题,并按照“四定一督”标准重新发包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村财收入提高,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农村“三资”市场化、规范化。截至2024年11月,联动中心解决全县涉农地历史遗留问题310件,指导村级组织重新发包土地818宗,为村财增加收入7391.98万元。(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法院 王恺丰)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2月下 (总第196期)  法治实践栏目】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