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公安局持续深化“三大专项行动”,根据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动态,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优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精度,聚焦“微触角+微课堂+微力量”,打通排查、调处、化解“三位一体”工作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织密织细织牢矛盾纠纷治理网络,倾力打造矛盾纠纷治理的“升级版”。
延伸“微触角” 广辟排查渠道
“派出所民警小张进群了,他是楼栋微信群新的管理员,大家以后有揪心事、闹心事、烦心事可以直接在群里‘艾特’他!”2024年11月19日,文峰镇鉴湖社区书记曾文送邀请社区民警张振豪进入文峰中大道26号的社区便民服务微信群,并添加其为新的群管理员。
2024年11月19日,吉水县公安局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矛盾纠纷治理的落实举措,在做好常规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延伸矛盾纠纷排查的“微触角”,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社区民警下沉到医院、学校、社区、村居、工厂、园区、企业等各个重点行业场所的网络通信群,开辟信息收集的新渠道,提升矛盾纠纷的预警感知能力。同时,深耕“智慧警务”,以大数据赋能提高“微触角”的智能化水平,深度融合“110”报警、“12345”热线、“12389”举报电话、公安信访投诉、问政等线上平台和来电、来信、来访等诉求平台的数据,关注重复警情、重复信访等疑难问题,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
据统计,2024年11月以来,吉水县公安局共排查矛盾纠纷线索1861条,收集重点场所安全隐患113条;排查重复警情52起,已化解48起,化解率为92.3%。
搭建“微课堂” 提升调处技能
“今天,微课堂探讨的小专题是婚恋纠纷的调处技巧。”2024年11月24日晚,吉水县公安局开启“微课堂”视频,治安大队副队长彭虎卫正在给派出所民警讲授婚恋纠纷的调处实务经验和典型案例。
为了提升新警应对矛盾纠纷的能力,吉水县公安局在每日夜间情报会商后定期开设矛盾纠纷调处的“微课堂”,视频连线到吉水县公安局17个派出所,安排经验丰富的民警调解能手走向讲台传授实践经验,还聘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水县司法局干部胡开生等首席调解专家进警营授课。在内容设置上,聚焦婚恋纠纷、财产纠纷、涉校纠纷、涉医纠纷、邻里纠纷等突出矛盾纠纷的调处实招妙招,做到精准化、靶向式教学,并弘扬“老带新”、“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落实“师徒结对”机制。另外,依托“青蓝工程”、“校局合作”等教育培训品牌,将矛盾纠纷调处的教学列为治安业务培训的必修课,覆盖各类轮训培训课程。
2024年11月以来,矛盾纠纷调处“微课堂”全局民警覆盖率达100%,讲授小专题3个,吉水县公安局矛盾纠纷调处数量增长7.7%,化解率同比提高11%。
汇聚“微力量” 形成化解合力
2024年11月29日,金色海岸小区快递站发生一起因手机尾号相同导致取错快递,且意外摔坏货物的纠纷,快递站、两名顾客三方对于快递赔偿费用分歧较大。主办民警、城北派出所副所长赵蒙感到存在快递纠纷的知识盲区,便邀请快递小哥王某参与调解。王某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形成合力,成功化解此次纠纷。
近年来,吉水县公安局积极调动“互联网+服务”、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群防群治力量,建立“1+N”(派出所民警 +快递小哥、外卖快骑、网约车司机、货拉拉司机、共享单车管理员、网络主播、微马队员等)的警民联动模式,激发新兴群体发挥专业优势和职业特点;每季度和新经济业态协会召开警协联盟会议,探索新业态矛盾纠纷专业人员列席旁听制度,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建议和职业视角,助力矛盾纠纷快速调解。
另外,吉水县公安局还引导新兴群体及时发现上报各类行业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线索,发挥快递小哥、外卖快骑等群体的“移动探头”作用, 警民联手共守平安家园,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新力量。2024年以来,共发动新兴力量调解矛盾纠纷19 起,收集社情民意53条,排查安全隐患13处,找回遗失财物11件。(周忠海)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2月下 (总第196期) 八方讯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