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新入职民警综合素质能力,夯实公安队伍发展根基,黑龙江省泰来县公安局以“政治引领、纪律塑形、实战强基、传承赋能、长效育才”为核心,构建新警“五堂课”育警体系,助力新警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为公安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推动队伍素质持续攀升。
上好政治课:筑牢忠诚警魂,传承红色基因
泰来公安将政治建设作为新警培养的首要任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开启政治素养提升班。将入职民警全部纳入县局青年民警理论学习小组,邀请县委党校教师深度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以时事洞察公安使命。县局主要领导讲授“从警第一课”,让新警明晰身上肩负的政治担当,在思想的沃土里深植忠诚之根,为新警点亮信仰灯塔。二是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组织新警在入警仪式中面向国旗、警旗宣誓,分批到江桥抗战纪念馆、张平洋将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学”、结合实际工作“研讨式学”,通过感悟思考、经验交流激发职业使命感,让理想信念教育具象化,铸牢新警“公安姓党”的深刻烙印。
上好纪律课:严明警规警纪,守牢底线思维
针对新警纪律意识塑造,泰来公安局在“学、查、督”上下足功夫。一是肥沃遵纪守法种子。由驻局纪检组、纪检监察部门为新警开设专题讲座,从警容风纪到办案流程规范,从保密纪律到廉洁从警准则,结合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剖析违纪风险点,以案释法为新警划定纪律“红线”。二是实施廉政风险复盘。针对接处警、案件办理等10余个高风险环节设置模拟场景,让新警在情境化教学中树牢底线思维,确保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入职源头强化规矩意识,为新警扣好“第一粒扣子”。三是建立新警督察机制。既考规定条例等内容,更考日常警容风纪、值班备勤等行为规范,将考核结果与岗位分配、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近年来,新警违纪违规问题实现“零发生”。
上好实战课:淬炼业务本领,锻造硬核能力
泰来公安坚持“以战代训、战训合一”,构建立体化实战实训体系。一是抓好理论基础。安排法制、特警教官开展警务技能特训,重点加强装备使用、控制技术、应急处置等专项训练,并实行“红蓝对抗”实战演练,模拟执法场景,通过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法律文书制作等专项训练,帮助新警夯实执法规范化基础。二是实战实训练兵。将新警分配到基层派出所、交管大队等基层一线开展跟班实训,在治安、刑侦、网安等多部门交叉轮训,安排新警参与社区巡逻、交通疏导、矛盾调解等任务,通过实战历练,快速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实现“干中学、学中干”,有效缩短了新警能力成长周期。
上好传承课:师徒结对传承,赓续警营薪火
泰来公安充分发挥“传帮带”传统优势,推行拜师结对机制,为新警配备业务导师。通过签订《师徒协议》,为每名新警配备业务导师、作风导师、心理导师,构建“1对1”带教关系,经验丰富的骨干民警成为师父,通过“跟班作业法”倾囊相授。面对突发冲突,言传身教,如何迅速控制局面、安抚情绪、依法处置;社区警务中,带领新警走街串户,传授人口管理秘籍,如何快速融入群众、洞察社情民意,将矛盾化解于萌芽。处理复杂案情,手把手指导证据收集、线索研判、审讯突破。同时,所在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日常行为养成和定期开展压力疏导。新警们踩着前辈脚印,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延续公安匠心,稳稳传递守护人民的接力棒。
上好育才课:精准跟踪培养,激活成长动能
泰来公安为每名新警定制专属成长档案,实施“摇篮计划”长效培养工程。档案详细记录从警点滴,培训成绩、实战表现、奖惩情况勾勒成长轨迹。依据个人特质、专业优势,精准规划职业路径,从执法质量、群众工作等维度定期开展成长评估,为遇到瓶颈的新警提供个性化帮扶,匹配专业培训、轮岗机会,确保每一步成长坚实有力。近年来,选派5人赴省市公安机关进行脱产跟班培训学习,新警参与各类专项行动任务40人次,1人荣立三等功。同时配套多元激励机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发潜能,让新警在公安大家庭中茁壮成长,为优秀人才搭建了脱颖而出的平台。
泰来公安“五堂课”育警体系构建起政治素养、纪律作风、实战能力同步提升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了新警培养从“入职适应”到“专业精进”的跨越。近年来,通过“五堂课”培育的60名新警中,已有85%在基层岗位展现突出能力,42人入选县级青年干部人才库,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