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21 12:42:55

贵州六盘水监狱:监狱版"望闻问切"中的教育改造智慧

字体:

春节档电影热映的除了《哪吒2》,还有《唐探1900》——当电影中主角们以中医四诊法破案引发热议时,六盘水监狱正将"望闻问切"精髓融入教育改造实践,演绎着现实版的"灵魂诊疗术"。

9691e3e512685dbb32cb6cf0c9ba64a3.jpg

“望” 诊:穿透表象的洞察力

罪犯从入监第一天开始,民警就开启了7*24小时全天候的细致观察模式。任何看似不起眼的改变都可能是罪犯内心波动、遭受困扰的外在信号,但往往也是打开罪犯心门、了解改造困境的关键钥匙。罪犯李某年逾古稀,却似乎没有与年龄对应的“豁达”,日常改造中不仅精于计较,对待他人也较为严苛。可有段时间民警却发现李犯“一改常态”,不仅不再购入必需的生活用品,甚至将仅有的都悄悄分给他犯。察觉异常的民警加强了对李犯的关注,最终在一次亲情会见中发现了“密匙”——李犯向家属透露出自己罪重刑长,感觉刑释无望,于是意图清理干净物品后“了结”自己。

找到“钥匙”的民警立刻行动,积极与其家属联系,争取配合。通过监区及家属的共同努力,李犯目前心态已逐渐稳定,改造逐步迈入正轨。

04b848cabb0d8b7ada154325e7b07bb5.jpg

“闻”诊:捕捉情绪的听诊器

在日常管理中,民警不仅要“看得到”,还要“听得见”。一声叹息、一次哽咽、一段沉默……再细微的声响,都能让民警拉响警报。

一次教育谈话中,鲜少谈及家人的罪犯王某,“破天荒”地主动向民警流露出对家人的愧疚之情,颤抖的声音下,还有一声难以察觉的叹息。民警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认识到这是深入探究其内心、引导改造的良机。随后,民警多次主动与王犯家属联系,了解其家庭问题,经多次调解修复了亲情纽带。家庭矛盾解决后,王犯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改造,改造成效有了显著的提升。

c71e9af62135f749ca88135465646ce9.jpg

“问”诊:叩启心门的对话术

面对紧闭心门的罪犯,民警像中医问诊般抽丝剥茧,从童年创伤、犯罪诱因到未竟理想,绘制出每个灵魂的"心理经络图"。

罪犯张某入狱后长期不与人交流,面对民警关切的询问也反应冷淡,除了低头就是摇头。“长期下去,恐怕改造要出问题……”民警决定从外围发力,在与张犯同监舍罪犯的谈话中拼凑出了真实原因——张犯因为一次冲动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长期的自我否定加上环境的突变,导致张犯陷入封闭当中。民警在之后的教育改造中改变了方式,从“说教”转变为“倾听”,不仅耐心倾听他的困惑与痛苦,还用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逐步引导他勇敢正视过去、迎接改造。随着谈话的增多和内容的深入,张犯脸上的阴霾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积极改造的决心。

六盘水监狱民警主动出击,深入了解罪犯,用真诚的对话扣响罪犯心门。

e7f1d3337e4bd982f31336084f830775.jpg

“切” 诊:精准矫治的处方笺

如果说前三诊是望表察里,那么"切诊"便是直指病灶的根治术。

在这里,每个改造方案都是定制化的"中药方":对文盲犯开设"扫盲班级",让之在学习中重拾尊严;对家庭破碎者搭建"亲情驿站",用家书抵万金治愈创伤;对心理疾患者引入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团体治疗,帮助他们正视心理问题,学会情绪管理。2024年以来,六盘水监狱已开展心理团辅5次,覆盖人数300余人;6场心理健康讲座,覆盖罪犯1200余人;主动申请心理咨询177人次。

1557472d7a090b052f84bd7a64f4f088.jpg

电影中的 “望闻问切” 侦破奇案,监狱的 “望闻问切” 则重塑灵魂。当“冰冷”的侦查手段变为带着温度的救赎艺术,罪犯的希望之灯被点亮,安全稳定防线也筑造得更牢。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