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嫩江市行政执法协调监局采取多项举措,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作用,促进执法质效再提升。
建强组织体系,提升统筹能力。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嫩江市司法局启用“嫩江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名义开展工作,推动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着力优化构建市乡两级衔接联动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在完成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挂牌基础上,单独设立行政执法监督机构,配备4名专兼职监督人员,其中2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A证,实现了14个乡镇司法所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和启用印章全覆盖。为 17 名乡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监督员统一申办监督证件,有效缓解基层执法监督力量不足问题,推动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同时,制定出台《嫩江市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嫩江市行政执法监督案卷管理制度》《嫩江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等 7 项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案件处理程序、规范案卷管理,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构建起覆盖执法全流程的监督体系。
规范执法行为,夯实法治根基。一是抓能力建设强基础。全年组织3期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培训行政执法人员1128人次,达到执法人员全覆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抓专项整治强规范。聚焦行政执法重点领域,开展护航冬季冰雪旅游专项监督、殡葬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创新实施“问题清单+整改时限+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模式,通过检查梳理细化,列出问题清单,同步对问题整改严格时限要求,逐项开展“回头看”跟踪推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达效。累计发现并整改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14个,制发监督通知书3份。三是抓社会监督强覆盖。建立10个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请20名社会监督员,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网络,全年处理违法施工舆情监督案件1件,监督员提供案件线索执法监督案件1件。联合司法行政职能股室,组成入企服务团队,问需解惑与监督调查同步开展,2024年入企执法满意度调查49次,发放电子问卷1374份、《致市场主体的一封信》800余份,执法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构建“培训—整治—监督”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实现执法行为规范率、问题整改率、群众满意度“三提升”,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监督主责,提升治理效能。一是落实落靠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夯实工作基础,将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纳入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明确推进全面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针对各行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不均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例行培训和监督基础上,探索开展“入驻式”案件指导+监督模式,确保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着力解决殡葬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监管范围内殡葬领域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构建动态问题台账,将殡仪服务收费畸高、违规扩建墓地等17类高频问题纳入清单化管理,实行“一问题一编码、一整改一销号”机制,确保问题高效解决。深入开展“靶向式”专项整治,联合民政、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三查三纠”行动,重点查处违规委托执法、文书缺失、记录仪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三是持续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整治事项要求,认真组织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整治违规异地罚款,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专项行动。坚持“典型案例”指导,增强示范带动“影响力”,聚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多发、被纠错和败诉案件突出的领域,加大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力度,对执法协调监督过程中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案例及时进行总结、挖掘,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