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旬阳市公安局仙河派出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工作,紧盯治安重点领域,瞄准防范薄弱环节,着力推进主动警务与预防警务深度融合,切实为强化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筑牢坚实基础,全力维护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
抓牢“源头稳控”,强化风险管控。一是管住人,做好源头防范。按照“重点盯防、精准管控”的要求,定期滚动摸排辖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三失一偏等高危人员,逐一分级分类落实管控措施,纳入管控视线,全方位了解关注其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多方联动加强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确保不失控漏管。二是控住事,做实隐患清零。扎实开展行业场所以及“九小场所”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协同镇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强化“九小场所”消防器材配备、用火用电安全、防火防盗常态化监督检查,主动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清查”“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访”等方式增加行业场所检查频次,全面清除管控死角漏洞,确保各项安全检查不走过场。三是稳住面,做深整体防控。结合辖区实际和发案规律特点、案件高发时段,采取车巡和定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巡逻路线,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等治安区域开展全覆盖巡逻,对辖区超市、广场、医院、学校等重点要害部位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夜间巡逻防控力度,切实提高群众“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的频率,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案事件发生,确保辖区持续安全稳定。
抓牢“源头治理”,抓实矛盾化解。一是紧盯“家庭矛盾”。践行主防理念,延伸主动意识,依托户防长、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重点关注家庭、邻里纠纷等隐患,与民政、妇联、社区组织构建“家事服务圈”,对矛盾苗头第一时间上门调解,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创安”转变,有效化解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10余起,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二是紧盯“涉校矛盾”。强化“护校安园”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夯实法治副校长工作,积极联合校园内保力量共同开展治安巡防、涉校案件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学生心理关怀、疏导教育等工作,实现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全天候、零距离,编织联系紧密、防守一体的校园平安网。三是紧盯“涉外矛盾”。组织民警定期开展与在外企业联络制,详细询问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与家乡务工人员状况,深入摸排员工纠纷、薪资纠纷以及涉企纠纷等矛盾隐患,积极发挥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法庭协调作用,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联防机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由“事后调”向“事前防”,全力维护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抓牢“源头预防”,筑牢安全屏障。一是借助群众力量,进一步完善“人防”。积极动员“挨户防”防长、网格员、“红袖章”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协同配合开展巡逻防控、治安防范、法治宣传等工作,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定期组织“警民恳谈会”、警营开放日等警民互动活动,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群众参与公安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二是借助设施力量,进一步完善“物防”。协同各行业场所、村委会安装完善监控设施、安保装备、消防器材的配置配备。定期对辖区校园开展安全检查,要求校方定期检查硬质防冲撞设施、护栏围墙、一键报警装置是否完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三是借助科技力量,进一步完善“技防”。派出所积极探索“科技+治理”新模式,主动联合社区(村)、小区物业、行业场所等部门、商户,并推广引导群众参与家庭视频监控安装500余个,将其接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视频监控平台,构建起覆盖辖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治安防控“天网”,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激活“派出所主防”新动能,为辖区注入平安新活力。(刘承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