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局开展“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谋强基兴警”工程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体民辅警“无特殊、无条件、沉浸式”融入人民群众,全市人民群众“无死角、无障碍、自主式”参与维护社会治安,警民关系更加和谐密切、警务运行机制更加规范高效、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坚实,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持续提档升级,汇聚了社会平安治理的“硬核力量”。
绥化市公安局民警到包联村屯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全警警务+全民警务”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基层公安机关事务众多,警力不足、精力不够怎么办?基层民警分身乏术,动力不强、效能不高怎么办?
面对困扰公安机关基层治理工作的瓶颈性问题,绥化市公安机关以“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破题,践行“爱人民、爱公安、爱绥化”新时代绥化公安精神,7864名警力下沉基层,积极走进群众中间,密切群众感情、搜集各类线索警情,把群众组织起来,在做强“全警警务”的同时做实“全民警务”,盘活警力资源、释放警务效能,呈现出了“1+1>2”的绝佳效果。
绥化市公安局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机关民警,7864名警力每周抽出两个半天,无死角一次性全部下沉,就近包楼、包单元,不强制具体时间段、不规定走访户数,给民警充分的时间和群众近距离接触,开展社区工作,让民警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扎进“鸡毛蒜皮”、融入家长里短,竭尽所能地了解、掌握、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
2023年11月,绥化市多个地区遭遇强降雪、强降温,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放弃“双休日”休息,超常启动“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入户走访,集中下沉宣传,提醒群众做好雪天安全防护。市局刑侦支队下沉警力佟艳明负责的北林区尚典国际小区,居民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自下雪后多次在小区微信群反映家里暖气不热。得知情况后,佟艳明立即协调相关供热公司负责人来到小区测温、调整,帮助解决问题。
经过挨家挨户走访,佟艳明用两天时间帮助42户居民解决了供暖问题,并帮助10余户老年家庭对地热管线放水、排气。在了解大部分家庭供热不足的原因后,佟艳明将解决办法编辑成文,在微信群多次发布,指导其他住户按照热电公司关于暖气排放气的要求进行调整,小区供热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屋子热乎了,群众的心也跟着暖了起来,纷纷在小区微信群为“公安温度”转发、点赞。
和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绥化市公安局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获得了群众的“自发反哺”,蓝天救援队、猛犸救援队、平安救援队、兄弟联盟公益应急救援队、出租车公司等多支义警队参与社会治安维护,广大辖区百姓成为公安机关的“眼睛”、“耳朵”,汇聚成了群防群治的基层治理合力。
2023年9月,庆安县公安局前卫派出所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其停放在车棚的摩托车被盗。民警经调查走访发现,此名犯罪嫌疑人经常在各个小区停车棚、路边摩托车停放地流窜作案,行踪不定,没有固定落脚点,这为抓捕工作带来难度。民警一边积极工作,一边对犯罪嫌疑人作案地附近群众加强走访,不断沟通,加深群众对犯罪嫌疑人的印象。2023年11月28日,当犯罪嫌疑人再次返回庆安时,立即被热心群众发现,第一时间通知办案民警,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成功告破。
绥化市望奎县公安局东郊派出所民警在秋收时节到村民家中走访
延伸社会感知触角 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4年5月22日,绥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宁永生带领民警到北林区宝山镇联合村开展走进农村送安全活动。活动中,宁永生发现村中心南北主路是通往巴彦县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十字路口东西穿行车辆、行人较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交警支队立即在路口安装了交通标志牌和爆闪警示灯,时刻提醒过往车辆和群众安全通行。交警部门还对有污迹的交通标志牌和警示灯进行了擦拭和清理,确保交通设施清晰醒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示和引导作用。
迈过单位“门槛”,勤下基层“田坎”,走进群众“心坎”。依托“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绥化市公安机关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延伸感知触角,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真正做到矛盾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清除、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一年来,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598件,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孩子快进来,阿姨有话和你说。”2024年6月,绥化市公安局公共关系支队民警王严在入户走访时,被群众冯阿姨神神秘秘地拉进屋内。原来,60多岁的冯阿姨遇到了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以为自己“犯了事”,向民警求助。王严帮助冯阿姨把诈骗电话号码拉进了手机黑名单,详细解释了诈骗手段,却在这一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冯阿姨情绪低落,状态不佳。经详细了解,原来是因为噪声问题和楼下邻居有了矛盾。
“小孩太调皮了,经常光着脚在屋里跑来跑去,楼下的老人睡不好觉。”冯阿姨楼下的邻居是年过七旬的张阿姨,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一些基础性疾病,再加上冯阿姨家里的这些噪音,日积月累,两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现在张阿姨经常来敲门,说一些比较过激的话,冯阿姨每次都很无奈。
王严想到了自己家也有正处在好动年纪的孩子,在处理这类问题方面更有经验,她热情地做起了两家的“传话员”。她和楼下张阿姨充分沟通,了解她的作息时间,又与冯阿姨积极协调,希望冯阿姨在照顾孩子时要更精心,最终在王严的努力下,两家达成和解,一件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了。
“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反复锤炼全警入户真本事,赢得人民群众真信任。绥化市公安机关不断提升民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心换心,获得群众主动反映、积极参与化解、齐心协力预防的真理解,打造了及时有效发现化解隐患矛盾纠纷的“千里眼、顺风耳、网上通”。同时,注重建档立卷,绥化市公安机关派出所统筹入户工作警力,组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账,及时归集调处成果、专项梳理存量情况、落实定期研判分析、强化超前预警预防,进一步擦亮社会“平安底色”。
绥化市肇东市公安局民辅警在城市马拉松活动现场执行安保任务
聚焦主责主业 核心战斗力节节攀升
当警民交心、距离拉近,民智民力在警务工作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在实施“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中,绥化市公安机关高度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核心任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共同构建社会化矛盾纠纷化解有力格局,构建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出楼、不出所、不出县(市、区)、不出地级市的有利局面。
2024年1月22日,兰西县公安局利民派出所副所长谢再新、警格长徐克俭在辖区一居民楼入户走访时,群众向其提供线索称,小区一居民屋内有多名年轻人用手机不停地打电话,疑似拨打诈骗电话。接到此线索后,利民派出所立即将线索反馈给兰西县公安局反诈大队。经民警确认,该团伙是利用一部手机登录QQ,与境外诈骗团伙通话,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国内被害人电话,形成三方通话,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帮助。1月23日17时,仅用一天时间,反诈大队会同利民派出所民警将正在拨打电信网络诈骗电话的肖某凤、梁某、郑某当场抓获。
聚焦主责主业,绥化市公安局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同时,推进警务资源整合,进行了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全面提升一线民警信息化意识和实战能力,强化“打防管控”力度,不断向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发起凌厉攻势,“三圈一点”巡控体系运转良好,399处爆闪警灯、729个区域卡点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解决了稳控社会面治安形势的实际需求,看得见的“平安指数”持续攀升。
2024年7月5日23时,肇东市海城派出所民警正在海城卡点执行“三圈一点”查控任务,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时,从兰西方向开过来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轿车在临近海城卡口检查站时突然掉头走下面小道,车辆的反常行为引起了执勤民警的警觉。执勤民警立即驾驶车辆将这辆躲避检查的帕萨特轿车拦停,并在车辆后备箱发现有疑似被盗窃变压器的三个铜芯及作案工具。海城派出所民警当场将驾驶员李某生控制,经讯问,李某生对当晚开车在兰西县坪山盗窃变压器里面铜芯及半个月前在兰西坪山盗窃变压器铜芯的两起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依托“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打下的坚实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绥化市公安局结合各项阶段性行动发起专项攻坚,在2023年全国统一的“夏季行动”中直接斩落各类逃犯442名,同比增加40.76%,得到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夏季行动”督导组高度评价。2023年9月2日,接到河北省某市绑架犯罪协查通报后,青冈县局立即发令县域圈卡点,将劫持被害人后驱车潜逃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卡点擒获,并当场解救被劫持群众。
绥化市公安局督导检查肇东市公安局“法治化案件办理队”试点机制运行情况
赋能一线 组建力克重案的“尖刀战队”
绥化市公安局党委叫响全局上下“一条心、一条命”整体意识,科信支队将全部应用权限下放到基层派出所,深入开展专题培训和“背篓”送教,深入调研技术支撑手段下倾、下沉需求,按照“一家一人、六人一队”建制,从刑侦、情指、技侦、网安、科信、刑事技术抽调骨干尖子,组建成10个“尖刀战队”,“一包一”直接下沉到10个县(市)区公安机关,落实下沉技术警种警力前置把关,实现赋能基层与从严管理同构对位,得到基层一致好评。
为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维稳创安能力,绥化市公安局开展了“法治化案件办理队”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先后规范刑事案件办理流程11个步骤、行政案件办理流程7个步骤,汇总编订相应法治化案件办理规范115万余字。建立“逐环节赋分、按比重得分、依权重扣分、整体性核分”的执法办案积分制度,民警主动寻找案源、主动深挖线索,全流程、全口径、全链条、全细节有效提高民警办案热情与执法办案的质量,执法规范化水平再次提档升级,驱动执法办案进入正规化、法治化全新轨道。(本文图片由绥化市公安局提供) (绥化市公安局)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2月上 (总第195期) 系列报道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