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第47个全国植树节悄然而至,冬去春来,万物新生,北方大地龙江监狱民警化身高墙内的“特殊园丁”,依法,依规,用心,用情为迷途灵魂植入归航“心经”,期待染了病的特殊“植株”们变社会有用之“材”,重获新生。
入监教育“播种”:植好“善”字经,遵规守纪做新人
入监教育是监狱依法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的第一步,入监服刑初期,大多罪犯感到前途未知,迷茫、恐惧。集训监区民警作为新生途中第一站“园丁”,通过组织新入监罪犯系统学习监规纪律,从生活作息到行为养成,严格规范化管理,在其心中“植”入新生的种子,消除疑惑、恐惧和侥幸心理;通过集体教育为他们“浇灌”安心改造、向上向善的服刑理念,树立身份意识、规范意识,增强改造信心。
黑龙江省北安监狱入监训监区通过组织罪犯开展“一人一树新生路,洗心革面向明天”植树活动,让每名罪犯在培植树苗的过程中,也为自身灰暗、固化的思想松土,在心底“植”下一抹希望的新绿,帮助他们净化心灵,认罪悔罪。
个别教育“施肥”:植好“悔”字经,洗心革面踏新程
“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北安监狱民警深耕罪犯个别教育,倾听罪犯成长故事,分析研判犯罪成因:教育经历缺失、法律知识盲点、家庭缺少关爱或是性格情感缺陷……根据罪犯不同情况精准采取“一人一策”“因人施策”,并借助亲情感化、关怀激励等手段,在高墙内练就循循善诱、攻心治本、春风化雨的“种植技艺”,助罪犯真心悔罪,重做新人。
社会帮教“扶苗”:植好“勤”字经,练就技能盼新景
社会帮教是指监狱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及罪犯家属的亲情感化对罪犯进行帮助教育, 其核心是通过多方力量协作助罪犯认罪悔罪、安心改造、掌握一技之长直至顺利回归社会。近年来北安监狱积极拓展社会帮教形式,提高特殊人群管理教育质量。与黑河市司法局携手开展“新希望、双延伸、双融入”联合帮教;与民盟北安市委会合作共建“黄丝带帮教”基地,构建具有北安监狱特色的帮教运行体系,依托“黄丝带帮教”为罪犯提供心理辅导,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职指导与推介;与属地政府充分发挥监地融合优势,建成黑龙江省首家监地共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将罪犯“刑期”变“学期”,大力推进监狱教育改造和即将刑释人员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建设,减少再犯罪率,打通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出监教育“修枝”:植好“忠”字经,脱胎换骨迎新生
出监教育是高墙“园丁”培植新绿的最后一道工序,北安监狱出监教育监区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新举措,帮助即将刑释员从“监狱人”尽快蜕变为“社会人”。
结合《出监教育》读本与工作实际,编织有北安监狱特色的教学课件开展教学,引导学员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形势;为让学员尽快融入社会,民警会系统讲解如何便捷支付、办理证件、网上购票等事宜;依托心理健康“三级网络”,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员心理调适能力;开展信息收集与甄别,个别谈话,劝导罪犯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回家,并借助电话回访,了解安置帮教与就业情况;出监宣誓与唱红歌,作为最后一项教育内容,更是将忠于祖国、服务社会的理念深植于学员内心,筑牢争当守法公民的思想根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培植“新生之树”的道路上,监狱民警深知,应植“法治思想”之根,树“正心正念”之举,对他们而言,高墙园丁的耕耘,不在“植树节”这天,需用一生坚守,两袖清风,三大现场的四季奉献、才能换得硕果飘香满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