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12 14:28:16

紫阳公安建立“五个三”工作机制助推平安医院创建

字体:

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公安局针对医患矛盾纠纷增多、医院内部及周边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等问题,坚持以维护安全稳定的医疗环境为主线,以创建平安医院为目标,通过建立“五个三”工作机制,助力营造安全、舒适、优质的就医环境,全力保障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聚力建设幸福平安紫阳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立“党政、公安、部门”抓推进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创建平安医院作为平安紫阳建设、维护全县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一是党政领导抓推进。把平安医院创建上升为党政工程,紫阳县委、县政府先后印发《紫阳县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和《紫阳县2024年创建平安医院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创建内容、考核标准和具体要求,为推进创建平安医院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二是公安主责抓推进。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创建平安医院工作,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卫生健康部门、各大医院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警种负责人、各派出所所长和医院保卫干部为成员的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部门协作抓推进。公安机关与综治、卫生健康部门、各大医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推进会,汇报创建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形成了公安牵头,综治、卫生健康部门、各大医院等职能部门相互协作、整体联动的创建工作合力。

建立“内部查、警种查、联动查”隐患排查机制,遏制安全风险

牢固树立“100-1=0”的安全风险意识,把医院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放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重要位置来抓,全面加强医院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守住医院内部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的底线。

一是内部自查抓整改。严格落实平安医院创建主体责任,由县卫健局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全县各大医院开展自查整改,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台账、安全隐患整改责任清单,并定期向县委“平安办”、县公安局报备。自2024年以来,医院共开展内部自查7次,发现安全隐患8处,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警种排查抓整改。由县公安局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治安、巡特警、各派出所前往各大医院对财务室、放射源室、毒化药品库房、精神麻醉药品库房、高压氧舱、氧塔等重点位置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024年,各警种联动对全县各大医院共开展内部安全检查20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150余处,责令现场整改13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书21份,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联动排查抓整改。由县委“平安办”牵头,抽调县公安局、司法局、卫健局、规划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局等部门人员,组成平安医院创建安全检查组,全面排查整治医院内部和周边安全隐患,完善安全制度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特种设备、设施和医院周边道路交通、高压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向医院安保人员开展防火、防盗、防暴恐、防爆炸、防电诈宣传,以及开展防暴恐应急演练,共组织开展安全集中大检查8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2处,发放宣传资料3000 余份,开展应急演练3场(次)。

建立“警医、警司、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打造舒适就医环境

坚持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以人民满意为最终目标,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立“警医、警司、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全面加强涉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优质的就医环境,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警医提前介入遏制矛盾纠纷发生。依托医院警务室工作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医院各科室诊治疑难杂症和危重患者的实时情况,研判分析易产生医患纠纷的部位和环节,民警主动与医方共同研究防止出现医患矛盾纠纷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防止和减少各类医患纠纷矛盾发生。

二是“警司双联双创”遏制矛盾激化。创新推出“警司双联双创”新模式,县公安局和司法局互派干警进驻医院,对涉医纠纷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慎用处罚手段,善于教育疏导,对其中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以及扰乱医疗秩序的案(事)件,公安民警和司法干警对当事人作深入耐心细致的法治教育和相关政策解释,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升级。

三是多元矛盾化解遏制“民转刑”案件发生。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创新“三级联调”、人民代表调解、双联双创双调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模式,积极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源头稳控、多元化解、基层治理措施,切实把各类涉医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处置在小,严防各类矛盾交织叠加,全县各大医院无重大矛盾纠纷和各类案事件发生。

建立“一键式、小探头、监控室”机制,提升整体防控水平

紧紧抓住“智慧公安”建设有利契机,通过建立“一键式、小探头、监控室”智慧防控机制,持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面提升医院整体防控水平。

一是搭建一键式“直通车”。在全县21所重点医院设立警务室,健全警医联动机制,在警务室和医院重点位置共安装68套“一键式”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紧急突发情况,一键即可传送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随即第一时间派出警力开展处置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小探头安装。整合资源,采取“公安+营运商”模式,在全县各大医院周边、科室、住院部走廊、休养区、医院大门、医院周边重要道路口、地下停车场等安装小探头300余个,实现医院内外部全覆盖,并与各派出所智慧警务平台联网,实现公安机关对全县各大医院可视化全覆盖全时空监控监管。

三是建立医院内部监控室。按照平安医院创建技防设施建设要求,共投入资金800万余元,在全县各大医院建成视频监控室,并升级改造视频监控系统,与县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实战中心”、各派出所智慧警务平台联网,实现公安机关视频监控中心和医院监控室对医院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医疗设施、危险化学药品“双网双联双监控监管”,极大地提升了医院智慧安防水平。

建立“巡防、培训、应急”长效机制,提升创建能力水平

为确保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建立“巡防、培训、应急”长效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平安医院创建能力水平,确保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常态化巡防机制。为全县21个中心医院配备专职保卫科长21名,安全协管员40名,保安19名,单警装备19套,若干个钢叉、盾牌等安保器材,采取“驻医民辅警+保卫干部+保安+协管员”巡逻防控机制,对医院内部及周边开展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巡逻防控。

二是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医患沟通·心理健康暨舆论引导大讲堂”,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患矛盾纠纷和各类舆情的能力,定期组织医院安保人员开展“消防扑救、治安防范、反暴恐和法律法规大讲堂”,不断提升安保人员整体素能。

三是建立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组织治安、巡特警大队和基层派出所民辅警与各大医院、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局联合开展涉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各警种、各部门协同作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目前,紫阳公安通过建立“五个三”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成效明显。2024年以来,紫阳县医疗机构无刑事、治安案件和不安全事故发生,全县9家医院被命名为市级“平安医院”。(陕西省紫阳县公安局 单佳宏)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2月上 (总第195期)  法治实践栏目】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