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12 11:20:09

山东潍坊安丘市以法治“良方” 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字体:

近年来,安丘市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坚持把法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助企安商”暨“百名干警助百企”行动为抓手,统筹政法力量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日益凸显。

一、高位统筹强部署,构建法治护航“新格局”  

安丘市始终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一是顶格谋划强机制。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出台《安丘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工作方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研判”机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先后6次召集政法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专题调研法治护企工作,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法主抓、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精准施策明路径。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安丘市“助企安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四大重点任务,通过公检法司信五部门联合作战,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工作协同,对企业涉法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出现、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截至目前,已组织“助企安商”专题调研20余次,走访企业104家,收集问题建议50余条,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评价问效抓落实。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通过交叉暗访、企业测评等方式,对政法单位、信访部门及助企政法干警进行综合评定,将评定结果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评先树优重点参考指标,加大先进个人及典型经验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助企积极性、主动性。

 二、靶向发力提质效,打造助企安商“新样板”  

创新实施“百名干警助百企”行动,推动政法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一是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精选百名政法业务骨干组建助企服务团队,与百家企业“一对一”结对攻坚,开设“双线通”快速响应渠道,线上开发“政法服务码”,集成法律咨询、风险研判、预警等7大服务内容,企业扫码提交诉求后,系统自动生成工单,依法高效解决企业涉法难题;线下发放助企联系卡、《致全市企业的一封信》2000余张,亮明身份、收集诉求,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市政法各单位分别设立社区警务室、法官工作站、“安心护企”检察工作站等实体站点,构建“15分钟法治服务圈”。建立涉企案件“五快式”办案模式(“快调解、快送达、快保全、快开庭、快结案”),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8天。2024年通过“示范诉讼+批量调解”方式化解金融纠纷案件674件,为470家企业追回账款2.5亿元。

二是创新全周期护企举措。聚焦前端防范风险,推行“企业法律管家”机制,组织全市79名律师组建“法治体检”小组,就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环节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制发《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目前,已开展“送法进企”活动30余场次,累计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2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500余次,避免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聚焦中端纾困解难,建立涉企问题“三级会商”机制,一般问题由助企干警现场解决,复杂问题由政法单位联席会议研判,重大难题提报市委政法委统筹攻坚。2024年协调解决胜业集团破产重整、某科技公司专利纠纷等难题3件,推动20余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聚焦末端修复信用,开展“信用修复春风行动”,市法院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建立信用修复协同机制,为110家企业修复信用。

三是强化全方位法治保障。围绕严打涉企犯罪,公安机关固化“项目警长”工作机制,“多对一”包联31家潍坊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及38家中小型企业,2024年,收集办结企业经营重大服务事项52条;侦破假冒注册商标、合同诈骗等涉企案件破案18起、抓获46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围绕深化执行攻坚,开展“暖企执行”专项行动,运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方式,帮助103家困难企业盘活资产6580万元。某建材公司因账户被冻结面临停产,执行法官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采用“活扣活封”方案,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让企业恢复生产。围绕优化法律服务,打造“云端法务”平台,开发“企业法务智能问答”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在采购、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及时制发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等,帮助企业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涉企案件“后半篇文章”。2024年办理涉企公证事项526件,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对外贸易、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

三、系统集成促升级,绘就法治建设“新图景”  

安丘市委政法委统筹政法资源,打好法治惠企“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从“法治保障”向“法治引领”跃升。  

一是数字赋能提质效。持续践行和发扬网上“枫桥经验”,创新建成运行“吴警官云端会客厅”,通过AI技术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推广“智慧调解”系统,涉企纠纷线上化解率达93%,某物流公司与供应商的合同纠纷通过视频调解,3小时达成协议;创建财产刑立案违法监督模型在最高检上线,通过模型监督,使财产性判项得到有效执行,有效维护司法秩序,实现“由案到治”,被28个省份292个检察院推广应用。

二是协同联动增合力。建立政法护企“1+5+N”机制(1个领导小组、5个政法单位、N个职能部门),联合工商联、行业协会设立商事调解委员会、全国首家县级企业法务工作协会,为企业提供审查合同、企业用工咨询、合规指导、涉企民事诉讼会诊服务200余件。市法院与邮政集团安丘分公司联合成立“法邮服务站”,将涉诉咨询、诉前调解、集约送达等诉讼服务融为一体,实现诉讼文书“家门口”送达,累计服务企业78家次。

三是法治文化树品牌。打造“新生代·益企行”普法品牌,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沙龙等活动6场,覆盖企业家190余人次;构建涉企案件“府检联动”治理新模式,做实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开展“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行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7件25人,帮助景芝酒业等老字号企业构建品牌保护体系;制作《法治护航》专题片,宣传典型案例30余个,某企业主感慨:“过去怕打官司影响声誉,现在知道法律是最好的‘护身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安丘市将始终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以更精准的法治服务、更优质的法治产品、更温暖的法治温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责任编辑 -魏守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