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法治护航不缺席!为筑牢青少年法治“防火墙”,3月7日,绥化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市委网信办共同走进绥化市第十中学,以科技赋能普法,用“DeepSeek极速法律AI问答”+“网络安全必修课”双引擎助力开学第一课,用硬核科技为青春成长加载“安全补丁”。
DeepSeek「法智觉醒」,学法体验焕新颜
“约同学打群架可能构成什么罪?”“未成年人碰运气拉开车门取走财物,可能构成什么罪?”面对青春期高发法律困惑,检察机关创新推出DeepSeek法律智能问答系统,依托海量司法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3秒精准普法”!这种即时互动有效提升参与性,让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青春期「高危红线」,健康成长守底线
检察官根据青春期常见的犯罪,以及未成年人结伙作案的特点,用“热血兄弟团”的冰冷代价、碰运气的“犯罪盲盒”、“提款木偶”的黑暗陷阱等三个小故事,深入解析聚众斗殴罪、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三个青春期“高危”罪名。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带同学们了解、认识毒品与麻精药品,防范青少年涉麻精药品及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同时告知同学们青春期易冲动、重感情、渴求认同,为兄弟打架等“义气”行为,实则是踩踏法律红线的危险动作,“盲目”讲义气本质是法律意识的缺失。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义气,最后通过deepseek深度思考的方式探索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真正的好友不会带你冲向悬崖,而会牢牢拽住你说“停下”。
网信办「冲浪指南」,安全用网记心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安全孤岛。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与管理科科长林诗语紧密结合当下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围绕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注意要点,通过因遭受网络诈骗导致家庭财产损失、因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因访问不法网站泄露个人隐私等4个经典案例,系统且深入地讲解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性侵、网络沉迷等领域的网络安全知识。课程结束后,集体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为同学们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与学生们共同筑牢新学期网络安全屏障,让网络安全知识成为学生们的妙计“锦囊”。
本次法治课堂是绥化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委网信办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一次创新融合试点。今后,双方将全面升级“检网联动”机制,聚焦未成年人“触网”高发犯罪风险, 用科技织密保护网,让青春向阳生长!
绥化市检察院将持续以科技赋能法治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探索和实践更多创新有效的法治教育方式,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共筑安全防线。守护青春,我们始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