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3/10 15:15:14

冰城公安:打开矛盾纠纷化解的“心结”

字体:

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哈尔滨市公安局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治未病、防未患”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入户走访、"14+N"群网和社区(村)警务室等触角,全方位、无死角地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警格+网格” 警力最快响应

图片2.png

“没想到微信群里的求助这么快就解决了!”高先生看着修复一新的房屋,向民警竖起大拇指。

当日上午,南岗区花园街派出所民警在“14+N”微信群中发现高先生的求助信息,其因二楼漏水导致家中受损,自行协商无果且不敢擅自关闭公共水阀。民警立即启动“五联”矛盾化解机制,20分钟内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到达现场。经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民警发现该楼因历史遗留的下水道改道问题,导致管道堵塞引发反水,当即邀请住建部门专业人员到场检测,同步协调物业、水务公司开展应急抢修。在抽排积水、疏通管道的同时,民警根据法律法规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维修赔偿协议。

为加快一线化解处置速度,南岗分局深化“警格+网格”融合机制,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民生诉求响应中枢,整合物业、水电等民生单位组建应急处置联盟。通过“线上即时感知、线下联动处置”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享受到多元解纷服务。

“联动+预警” 矛盾最优化解

“咱们先不要急,大家的情况我们提前掌握了,稍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将会到场,马上帮咱们解决问题。”民警正在安抚矛盾双方的情绪。

在阿城区某社区,因线路改造施工噪音问题,居民与施工方产生纠纷。社区民警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联合相关责任部门到场调解。通过宣讲相关法规、协调施工时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调处能力,阿城区公安局开展源头防控工作,组织社区民警下沉至各个社区网格,与“冰城红警”、志愿者、网格员密切协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通过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主动收集社情民意,精准掌握潜在矛盾纠纷。同时,强化信息化预警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类社会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一旦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性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民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回访+座谈” 和谐最稳构建

“民警同志的工作真是细致啊,其实经过调解,我们两家已经和好了,但是民警还是进行3次回访,基础工作真扎实!”在调解室内,民警正与几天前还有矛盾的两户居民拉家常。

几天前,平房分局新疆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时发现辖区发生一起因噪声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经过调解,双方在社区警务室签订调解协议书,楼上承诺严格限定孩子晚间活动时段,楼下主动撤除音响设备,上下楼住户的心疙瘩得以解开。

为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平房分局强化事后回访工作。民警在调解结束后,定期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双方关系是否改善,是否存在新的问题。通过回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矛盾纠纷,防止出现反弹再次激化。同时,定期组织居民进行座谈,听取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调解机制,提升调解效果,形成工作闭环,从而进一步增进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质效。(刘帅辰)

【责任编辑 -李梦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