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常态化,黑龙江省司法厅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雷锋伴银龄·悦享幸福年”志愿服务活动,律师志愿者们走进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为老年群体送上“法治暖阳”。
案例演绎入脑入心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采用“法律剧场”形式,律师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剧再现了“保健品诈骗”“遗嘱继承纠纷”“以房养老骗局”等典型案例。当看到“养生专家”以免费鸡蛋诱骗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时,现场老年人纷纷摇头叹息,感叹骗子的手段之狡猾。72岁的王阿姨更是边看边用手机记录这一幕,表示要将视频分享给广场舞的伙伴,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法律门诊解忧纾困
在“法律门诊”环节,律师志愿者们针对老年人最关心的赡养、财产继承、防诈骗等问题展开一对一专项解答。面对老人们提出的“子女不常回家是否违法”“微信转账记录能否当借条用”等问题,志愿者们耐心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并现场指导老人们如何保存证据。
银发服务持续升级
活动现场,68岁的张大爷在咨询完意定监护公证手续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据组织培训处活动负责人介绍,活动收集了多条老年人的法律需求,后续将建立“银发法律档案”,由律师志愿者提供跟踪服务,将进一步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风尚。
暖阳透过服务中心的玻璃窗,洒在老人们认真记笔记的银发上。青年律师周莹在活动日志中写道:“当戚奶奶握着我的手,称‘你们就是我的法律儿女’时,我深刻体会了雷锋精神的内涵。”这场跨越代际的法治对话,正为"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写下生动注脚。
此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宣传手册》等资料仅半小时便被发放一空,足见老年人对法律知识的渴望与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