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绥化市看守所举行“栋梁计划”首期结业活动,标志着历时13个月的系统化轮岗锻炼顺利落幕。该计划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监所管理改革,为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公安铁军注入强劲动能,为监所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精准施训: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绥化市看守所立足监所核心职能,为44名轮岗民警辅警量身定制培训方案。采取“理论授课+实战演练+岗位观摩”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等核心内容,选用资深教官开展警务技能特训,参训学员以高度的纪律性全身心投入学习,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实战砺剑:铸就监所安全铜墙铁壁
参训民警以“零事故”为基点,全年高效完成25次安全大检查、23次投改押送任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8起,消除安全隐患16处。通过390天、9360小时不间断值守,构建起全天候安全防线。特别成立的女子巡控大队推动巡控标准化建设,实现监区动态“秒级响应”,形成“人防+技防+制度防”三位一体安防体系。
文化浸润:探索刚柔并济治理模式
将政治建设融入培训全过程,通过重温入党入警誓词、军事训练强化忠诚担当。创新推出“法治教育+人文关怀”融合管理模式,组织在押人员开展红歌传唱、经典诵读等活动5场,建立心理疏导机制,促使在押人员主动接受改造。这种既有执法刚性又显人文温度的治理实践,为全国监所管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淬火成钢:铁军风采闪耀高墙内外
结业活动上,44名轮岗民警辅警分享了他们轮岗期间的感悟。民警赵月表示:“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正义不仅需要执法如山的刚性,更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温情。每一步都是对我职业信念的锤炼。”民警李佳欣讲述:“在监控屏幕前洞察风险,在谈心谈话中唤醒良知,高墙内的每一刻都在教会我如何平衡法理与人情。”民警孙东雪则感慨地说:“123个昼夜的坚守让我深刻懂得,法律的威严是坚固的盾,人性化执法则是锐利的矛,唯有将二者辩证统一,方能破局新生。”民警何欣颐则分享道:“每日两万步的巡查,不仅丈量着责任的厚度,更让我坚信:执法者的冷静与同理心,是重塑迷失灵魂的‘指南针’。”
展望未来,绥化市看守所将以“创全国一流监所”为目标,持续深化“栋梁计划”品牌建设,优化“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推动智慧监管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绥化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