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要求,结合“清风2025”“巡山清套”专项行动,维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近日,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谋划实施“统筹协调、实地排查、宣传引导”三步走,构建立体化野生动物防控体系。
坚持统筹协调
千方百计补齐生态拼图
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党委专题研究打击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工作,精心组织、部署开展“绿盾2025”行动,坚持以“全域排查、多警联动、群防共治”为核心,着力构建组织有力、责任明晰、协同联动、打防结合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以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深挖彻查的坚定决心、必胜信心,打造“犯罪预警向前端延伸、群防触角向末梢扎根”的治理格局。全区公安机关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结合春季涉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规律特点,全面深化“林长+警长”双轨巡护,落实护林护源、稳边固边、兴边富民各项工作,在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旅游安全、林下经济保障等方面,迎大考、打硬仗,让祖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固。
坚持实地排查
千巡万步筑牢生态屏障
“雪越大,我们就越要进山!必须把防线筑得更坚实!”大兴安岭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民警在巡山前互相动员打气。
民警带着GPS定位仪、相机、望远镜等重要工具,在昼夜温差达到零下40℃的大兴安岭林区,穿梭在被积雪覆盖的崎岖山路中,用铁脚板丈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边边角角。全区公安机关结合辖区山林分布、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等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巡山踏查、清套护林专项行动。期间,民警通过“步巡+车巡+无人机”、痕迹追踪等方式,重点对有车辆人员出入痕迹的入山路口、支叉线、密林雪地及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山间小道及易发生非法捕猎的区域展开拉网式巡查,实现给山林“扫除”“排雷”,有效震慑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以最强力度、最实举措保障野生动物安全。
坚持宣传引导
千呼万唤践行生态理念
“以前没认识到有些常见的野生动物是需要人人保护的,以后我一定要积极举报涉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线索!”大兴安岭呼玛县居民李先生在听完普法讲座后说道。
一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警格+网格+林格”融合赋能,社区民警、林场警务室民警通过微信群,宣传发布预防森林防火、打击破坏生态、保护野生动物等信息,同时,通过深入商户、街道,以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举办普法讲座等方式,结合典型违法案例,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生态保护知识普及,实现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另外,针对大兴安岭地域辽阔、人居分散问题,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依托政务新媒体及时发布通告征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实现全域通告、精准触达,为维护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贡献公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