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2/27 10:17:38

贵阳白云检察:发力个人信息保护 推动公益诉讼提效

字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神圣职责。近年来,白云区检察院从三个方向发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构筑个人信息安全屏障。

image.png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明确办案目标  聚焦重点领域

在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首先明确办案目标,通过多方磋商、发出检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或个人依法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该院将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切的领域,如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快递等行业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等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主体上。同时,特别关注特定群体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该院办理的高龄补贴监督案件中,承办人在调查取证时发现村务公开栏里发放重度残疾人补贴的告示存在个人敏感信息泄露情况后,及时立案进行监督。

多维度办案方式  提升办案质效

一是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分散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该院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线索发现和证据收集。运用数字检察平台上成熟的个人信息领域数字检察监督模型,快速、准确地抓取到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线索,为案件办理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强化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主动加强与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获取相关部门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监管信息和案件线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运用“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外部力量参与办案,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案件办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三是灵活运用多种法律监督手段。注重灵活运用诉前磋商、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多种法律监督手段。对于情节较轻、整改意愿较强的违法主体,先通过诉前磋商的方式督促其自行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或民事公益诉讼。此外,积极开展公开听证活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增强办案透明度和公信力。

扩展利用案件线索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在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该院不仅着眼于个案的解决,更注重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发掘和运用,推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规范发展。一是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性管理。通过向相关部门调取可疑对象房产信息、车辆信息、缴纳水电气信息,运用大数据模型排查发现廉租房、公租房闲置、转租等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线索,及时立案办理,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二是推动税务信息公开规范化。检察机关在排查涉企线索时,发现税务机关公示的企业涉税信息泄露个人敏感信息,该院及时立案,督促税务部门撤回公示信息,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信息公示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公示信息。三是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和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在办案过程中,该还积极推动建立相关行业标准和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如,在村务公开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案件中,该院督促基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审批管理制度,确保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传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引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合理、合法、合规使用个人信息。

下步,白云区检察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不断创新办案方式方法,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宣传,为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和法治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