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切实提升青少年辨别是非、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2024年3月以来青岛市城阳第四中学依托校内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以“学法明理、守法立身”为主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教育活动,助力学生扣好“法治人生第一粒扣子”。
沉浸式学法:基地实践点燃法治热情
近日,城阳区民政局、教体局、司法局联合慈善总会,在青岛市城阳第四中学建设“小桔灯”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定期组织校内外学生走进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体验”的模式开启法治教育之旅。在基地展厅内,学生们借助VR技术“走进”法庭庭审现场,通过模拟网络诈骗、校园欺凌等情景剧,直观感受违法行为的危害;在法治知识互动答题区,学生以竞赛形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法治长廊中,图文并茂的案例解析、法官检察官的普法微视频,更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鲜活。随后,成立由优秀团员、大队委员组成的法治宣传教育宣讲团,在教育基地对校内外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宣讲。许多同学在活动后纷纷表示:“原来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的铠甲。”
创新化普法:多元活动厚植法治文化
模拟法庭进校园:学生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围绕真实校园纠纷案例展开辩论,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法治主题创作:组织法治主题班会,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探讨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法律知识。举办“学党史、悟法治”主题活动,从党史中汲取法治建设力量,推动学校法治工作迈向新高度。每月设立“法治主题日”,定期开展法治安全排查、法治班队会评比等活动,让遵法守法意识根植学生心间。
家校社协同普法: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格。组织党员教师成立法治宣传先锋队,深入班级开展法治微课堂。定期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到校,为学生讲解当下热点法律问题,专家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法律内涵,同时设置互动环节,解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增强了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宣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参观校外禁毒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资料、案例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戒毒治疗的艰辛过程。
常态化育人:法治教育赋能学生成长
法治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堂课、一辈子的事。因此,学校成立了法治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健全法治组织架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将法治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强化多学科融合,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法治教育内涵,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把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前来参观的贵宾对学校法治教育收到的成效高度评价:“这种‘体验+思辨+践行’的模式,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了新范本。”
法润青春,护航成长。青岛市城阳第四中学通过一系列普法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创新法治教育形式,丰富法治教育内容,营造更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法治阳光下成长为知敬畏、明是非、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