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区生态保护与地方治安治理面临“跨界难题”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林口分局战斗派出所、柴河分局莲花派出所、海林市公安局三道河子派出所及林口县莲花派出所积极探索,通过区域警务协作,打破职能壁垒,走出了一条“以联促防、以防固安”的平安共建新道路,为生态保护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跨界破冰,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以往,各派出所因行政边界限制,在履行林区生态保护与地方社会治理职能时多是“单打独斗”。如今,各方秉持“一盘棋”思维,成功实现从分散到协同的转变。通过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各派出所能随时沟通信息,确保工作衔接顺畅;定期会商制度则为共同研讨区域治安形势、生态保护难点提供了平台,促进决策的科学性;联合行动专班的设立,更是让警务资源得以跨区域高效调配,面对突发情况能迅速响应。
战斗派出所所长强调:“林区生态安全是群众安居的基础,协作机制让专业力量主动靠前,切实达成防风险、护稳定的双重目标。” 这种突破行政边界的协作模式,开创了生态保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也为跨系统警务协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二、优势互补,打造协同治理新范式
在区域警务协作中,各派出所围绕资源整合与能力互补,明确了三大协作方向,成效显著。在情报信息共享方面,林区派出所的数据资源与地方派出所的治安动态信息实现互通。各方结合各地治安形势和犯罪规律,加强情报线索交流,实现对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通过信息共享,能及时掌握犯罪分子的动向,提高打击效率,有效维护区域治安稳定。在案件联合侦办方面,针对涉林犯罪、跨界流窜作案等复杂难题,建立了线索联查、人员联控、案件联办的快速响应机制。以往,面对这类案件,各派出所常因管辖范围限制,导致调查受阻。如今,联合侦办机制打破了这种限制,各派出所协同作战,大大提升了案件侦破率。在应急处置协作方面,通过联合演练、预案对接,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在面对森林火灾时,林区派出所熟悉地形和林区情况,地方派出所则能快速组织周边群众疏散,双方密切配合,将损失降到最低。
柴河分局莲花派出所所长表示:“林区警务的专业性与地方警务的灵活性相结合,既能守护‘绿水青山’,又能管好‘家长里短’。” 这种“专业护生态、一线保民生”的协作模式,强化了林区执法力量,也延伸了地方警务触角,为协同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三、长效协作,绘就共赢发展新图景
区域警务协作带来的不仅是警务实战效能的提升,更对区域长治久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林区派出所而言,地方警务力量补充了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在化解涉林纠纷、防范盗采盗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地方派出所来说,林区生态监控资源为治安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预防了山火蔓延、野生动物侵扰等次生风险。
林口县莲花派出所所长说:“过去‘各管一摊’难免顾此失彼,如今协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保护有力度、民生服务有温度。”随着联合巡逻、普法宣传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各辖区群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生态+平安”的共赢发展。
展望未来,各派出所计划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在智慧警务建设、生态法治宣传等方面深化合作,持续为守护绿水青山、保障百姓安居贡献力量。黑龙江省的这一区域警务协作实践,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跨界难题”提供了有益参考,有望推动更多地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