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哈尔滨尚裹挟着料峭寒意,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的会议室内,却早已蒸腾起热络的讨论声。2月21日上午,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领导将一摞泛黄的笔记本轻轻推至长桌中央,纸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是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在高墙内书写的各科课堂作业。
“我有一个梦想,出狱后开家小店。”“传统国学让我重塑道德价值。”“要遵守纪律和规矩,学习法律。”……一行行蓝黑墨迹,让原本安静的会议室渐渐漾起波澜。
这场酝酿了整个寒假的联合教研会,比往年提早了十天。自2016年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以来,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派出教师,将语文、数学等基础教育课程送进高墙,让未成年犯在铁窗前捧起课本,继续求学。今年是双方开展联合办学的第十个年头,如何谋划好新学期的授课重点,是此次研讨的重中之重。
“今年开学第一课,我们想带孩子们画‘人生坐标轴’。”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教学主任举起手绘的坐标图纸,横轴标注“成长关键点”,纵轴标记“法律警戒线”,让未成年犯亲手绘制改过曲线。这个创意瞬间点燃了全场。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教务处主任李长河抓起记号笔,在纸上勾勒出愿想。讨论逐渐激烈,双方将思绪拉至从前。
去年冬天,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来到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服刑人员讲授了一堂一“梦想”为主题的作文课。一位服刑人员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曾经以为,高墙会遮住我的未来。但今天,我明白,教育可以为我打开另一扇窗。我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重新拥抱生活。”这篇作文后来被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的老师带回学校,作为励志素材分享给普通学生,感动了无数师生。
“教育是穿透高墙的阳光。”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校长董勤忠抚过边缘有些卷角的作业本,“当我们看见这些未成年犯能重新改过自新,就知道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阳光晖洒在校园内,初春的风依旧带着寒意。临别前,哈尔滨市一六八中学教师将一本工作笔记交到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民警手中。翻开笔记本的首页,上面写着:“当知识的溪流漫过高墙,那些曾被阴影笼罩的种子,终将在阳光下找到生长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