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2/21 09:40:56

湖北江陵政法:年年平安路 一路护民生

字体: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政法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建机制、抓矛盾、破案件、重科技、谋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连续五年获评荆州市平安建设优胜县(市、区),连续五年无命案发生。

畅通体制机制 保障高效运转

江陵县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平安建设的工作体系。一方面,县、乡两级党委书记每半年听取辖区社会稳定形势分析报告,每月初专题调度平安建设工作,每周一固定接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引领作用,统筹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另一方面,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抓实各类矛盾纠纷、重点人管控等基础工作。

完善专项组联席会议机制,平安建设专项组组长所在单位每季度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行业领域稳定形势,研究重大政策制定、涉稳风险事项等具体问题,县委政法委加强工作督导推动,专项组先后出台13项专项组机制。

建立常态化“日排查、周研判、月调度”工作机制,围绕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五大安全”,细化分解为18个具体子项,研判辖区各类矛盾风险,每周调度,运用现场处置“三同步”基本原则稳妥处置,无一激化升级。

做实闭环管理 源头化解风险

江陵县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的工作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扎实做好风险处置、矛盾化解、源头防范“三篇文章”。

聚焦矛盾纠纷全量排查,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发动网格员、“红管家”上门入户走访,五年来,排查重点矛盾纠纷6000余条。聚焦涉众风险包案化解,连续6年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先手行动”,实施县级领导包案化解,将涉稳风险防范在早、处置在小,化解重点矛盾纠纷158件,化解率达97.5%。聚焦源头防范,对涉法涉诉及涉婚姻情感与其他利益交织叠加的矛盾纠纷,一经发现、迅速介入,切实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聚焦特殊人员管理服务,加强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包保稳控责任,全面推广智控平台App的安装,落实“五包一”责任,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及时帮扶救助,坚决防止特殊人员继续流散社会、危害公共安全,各类特殊人员均稳控在位,近五年未发生一起肇事肇祸案件。

同时,江陵县不断完善“研交办督结”工作闭环,建立“党政大闭环、政法中闭环、乡镇小闭环”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机制,组建专班,开展已化解的重大疑难纠纷回访,回访重点矛盾纠纷538起,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率常年稳居湖北省前20位。

2024年9月中旬,江陵县委政法委连续两周的研判会议发现信访频次增加,涉及相关群体199人,于是果断提前介入,提请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究。会上,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力,人社部门加强政策解读,纪检监察机关打消干部顾虑,公安机关做好社会面稳控,财政部门做好经费保障,信访部门积极推进法治化办理,教育部门做好人员心理疏导。

开展专项整治 维护人民安宁

江陵县委政法委统筹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围绕“盗抢骗”等民生小案,做到低发案高破案,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一是深入推进命案防范工作,江陵县“情指行”一体化中心每周对重复警情进行梳理研判、下发交办、满意回访。对已处置但回访不满意的重复警情制发督办函,责令处警单位负责人迅速沟通整改,直至当事人满意,处置重复警情153起,无一激化升级。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推动建立“110”与“120”联动机制,对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和伤害警情,落实“1、3、5”快反机制,快出警、快处置,同时,搭建起抢救受伤人员“绿色通道”,快送诊、快救治,有效防止了受伤人员死亡。

二是深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工作,一案一警示,一案一通报,提升群众反诈意识,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损失分别下降45.3%、54.1%。

三是深入开展禁毒专项行动,通过建设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平台,复吸率仅为6.7‰,有效解决了吸毒人员管控难、工作效果监督考核难的问题。

四是深入开展“共同缔造平安出行”三年行动,采取“复盘案件—发现问题—迅速整改—评估成效”的链式工作法,精准施策,抓实抓细交通安全隐患整改。聚焦平交路口事故高发问题,组建专班,对客运、公交、校车运营线路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投入890万元完成418处平交路口交通隐患整治,江陵县连续88个月无重大交通事故。

五是深入开展盗窃整治专项行动,完善公共视频探头建设,落实“八快”工作机制,突出“小案不贪功”和“确定即抓人”工作理念,2024年盗窃案破案率高达63.7%。

2023年,江陵县招商引资投资460亿元的重点企业华鲁恒升在抢抓工期、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运营时,厂区电缆线三番五次被盗,对工厂的正常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接到企业报案,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在技术手段难以取得有效线索后,对周边废品回收站、农户开展走访调查,从两万名施工人员中锁定了三名内外勾结的工作人员,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50万元,获得了企业信任,回应了群众期待。

拓展智治领域 强化科技赋能

江陵县以“雪亮工程”为枢纽,将行业部门、社会4974路视频资源接入中心平台,实现主要路段、人员密集场所、矛盾多发地区、治安复杂区域、接边地区视频监控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增强互联互通,实现1个县级综治中心、1个开发区综治中心、10个乡镇综治中心、125个村居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搭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社会治理平台。

同时,不断拓宽外延功能。为实现对江陵县重点水域24小时实时监控,有效遏制各类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完善长江沿线等94处前端点位建设,县委政法委打造“安全守护工程”系统,将28所学校共计2.54万学生的基础信息录入。通过安全守护“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当人员进入危险水域警戒区,摄像头会自动触发警报,同时指挥中心大屏弹窗提醒,避免潜在危险;第二道防线:若中小学生等重点人员进入危险水域警戒区,摄像头会抓拍,云喇叭喊话提醒姓名,同时短信和语音电话同步通知学校老师和家长,确保精准防护、响应迅速;第三道防线:如果重点人员下水,摄像头会自动触发报警,短信和语音电话同步通知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加强互学互促 推动治理创新

近年来,江陵县不断总结推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鼓励乡镇不断互学互促,推动了各类风险矛盾纠纷解决有案为鉴、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秦市乡充分发动金融保险机构参与平安建设,推动交通事故纠纷“一保三联”工作法,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处底气更足;沙岗镇以“三张牌”工作法,真情、法治、发展等多措并举,化解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有奇效;郝穴镇化解物业纠纷“123”工作法、资市镇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红娘专理家务事”工作法等工作模式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马家寨乡长江村“王有才工作室”、熊河镇彭市村“左三右三”、白马寺镇“警司联调”、资市镇综治中心“12345”治理模式等特色品牌不断深化拓展,“一村一特色、一镇一品牌”正在全域铺开。

蓝图绘就,唯有奋斗;扬帆破浪,正当其时。江陵县正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平安江陵建设为新目标,为江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不懈奋斗。(江陵县委政法委)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1月下 法治实践栏目)


【责任编辑 -郭红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