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西安阿酷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祁志峰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很高兴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第二届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议。七省(市)高院领导围绕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发表了富有见地且充满责任感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各省市高院及部分法院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司法保护职责,彰显了当好秦岭生态保护卫士的决心,所分享的创新举措、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与借鉴,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下,秦岭沿线各省市法院系统积极作为,进行了一系列具有价值与成效的探索,成果显著。比如,有的法院引入技术调查官和专家人民陪审员,参与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开庭审理等工作,弥补了法官在有些专业领域上的不足。有的法院组建环境资源及公益诉讼审判咨询专家库,有效辅助环境资源案件专业事实的审理查明。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建议继续推广。还有的法院建立了司法保护基地,集司法审判、生态修复、法治宣传、环保教育、多元解纷于一体,打造了功能丰富的生态保护平台。另外,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有形的环境资源和动植物多样性保护,还有它自身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保护。
大家在发言中提到了做好生态环保协同、联动、合力等方式。关于协同、联动,我在实践中深有体会,由我们公司投资拍摄的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电影《爷爷的牛背梁》于2023年上映,这部电影由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联合摄制单位。在整个拍摄进程中,省高院、西安中院等各级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的拍摄团队真切感受到人民法院对生态环境保护从宣传、司法保护、机制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创新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这一过程也充分彰显了法院、检察院、公安以及其他秦岭保护行政部门之间强化协同共治的决心与行动,将系统思维深度融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守护着秦岭的绿水青山。
同时,人民法院在案件量剧增、员额法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仍取得优异成绩,付出了辛勤努力,我们社会各界应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我们还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加强司法保护的普法宣传力度。聚焦秦岭生态,全力提升普法宣法效果。通过精准且广泛的法律知识传播,筑牢民众法治意识的防线,从源头处杜绝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守护秦岭绿水青山。
二是加强司法保护的创新力度。要不断探索新的司法保护模式和方法,如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等,以更好地适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
三是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我们环秦岭七省(市)法院的协作模式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区域法院的协作模式,相互之间是可以借鉴的,通过共同研究,来寻找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是加强监督与评估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秦岭司法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地法院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秦岭司法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相信通过此次会议交流,能促使七省(市)法院能够更好地加强协作、协同发力,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1月下 授权发布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