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2/20 16:22:47

秦岭沿线法院共商祖脉保护大计丨全国人大代表朱晓丽点评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

字体:

朱P1449040_副本.jpg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朱晓丽

刚才听取了六省一市高院对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目前和未来工作情况的介绍,各法院的发言不仅彰显了法院系统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中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各地在司法实践中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首先,作为一名环保科技工作者,我对各高院的高度责任感和辛勤付出表示敬意和感谢。秦岭与黄河、长江组合而成的“一山两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主干,浇灌滋养了中华文明。各法院发言中均强调了秦岭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将司法力量倾注于这一伟大事业中,这充分体现了法院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支持。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做好秦岭司法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我对各地在秦岭司法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赞同。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各地法院在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推动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建设、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当然,我也注意到各位领导在发言中提出的挑战与问题。例如,跨区域司法协作的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与监督、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等,都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点攻克的方向。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希望法院在推动秦岭司法保护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深化协作,落实会议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天召开的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议,就是凝聚共识,接下来就要把共识转化为共同的行动。各省市要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协作网络,使秦岭司法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二是要加强探索,完善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生态修复是秦岭司法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生态修复的方式方法,确保修复效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通过经济补偿、政策扶持等方式,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中来。

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做好秦岭司法保护工作的基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力度,比如,通过通报典型案例,让公众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秦岭保护的良好氛围。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秦岭司法保护工作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1月下 授权发布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