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出体现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特色,嫩江市司法局自2023年12月在黑河市首创并重点打造了“彩虹桥.护未成长”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品牌。依托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嫩江市禁毒教育基地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教育;专门新建心理辅导室,引进专业心理辅导服务,以心理矫治+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嫩江市现有在矫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6人,均在平稳矫治中。
分类施矫,注重矫治和保护的双效监管。在日常监管中,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和其他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不公开进行教育告知、入解矫宣告、训诫谈话等环节,并做好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的保密工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强化教育引导,铺就矫治“回归路”。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工作,做优做强“彩虹桥·护未成长”社区矫正特色品牌,嫩江市制定了2024未成年社区矫正工作教育帮扶计划,按四个季度12个月分别作出集中教育(法治课、公益活动、到基地警示教育、家庭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家庭走访、一对一心里疏导等帮教计划。从实际出发,注重个性化矫治,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运用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方式方法,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一是开展法治、道德教育,增强他律认识和自律意识,通过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伦理道德知识的灌输,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等,培养其具有仁爱、责任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工作与家庭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其中,提高家庭支持和教育能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督促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依法尽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三是积极组织公益活动,增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感。四是开展未成年社矫对象谈心谈话,针对未成年特殊的成长特点,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在矫正小组组成上有所侧重,不定期对未成年社矫对象开展谈心谈话,关注社矫对象成长。年初以来,共开展法治教育3次、红色教育1次、个别谈话8次、家庭走访2次10人次、公益活动1次。
强化心理疏导,及时矫治不良倾向。为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未成年社矫对象心理疏导力度,提高未成年社矫对象挫折承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消除矫正改造的负面心理因素,嫩江市特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师进行心理矫治,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合理进行心理调适,从而更好的提升自我效能感,顺利度过矫正期。一是入矫心理测评。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时逐一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教育,进行专业心理测评,形成测评报告,建立心理档案。二是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按照工作计划如期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心理辅导,重点关注其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和疏导思想负担,采取正面引导、个别交谈、平等交流等方式切实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打开“心墙”,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负面情绪,矫正错误认识和行为。年初以来,共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6人8人次,对3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干预9人次,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其树立阳光心态,培育构建健康人格。
下一步,嫩江市将继续做优做强“彩虹桥·护未成长”未成年社区矫正品牌,探索与妇联、团市委、教育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为未成年这一特殊社区矫正对象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帮扶,护卫他们健康成长,以崭新的状态迎接解矫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