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4 12/24 09:49:58

广州市增城区:探索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构建监管新格局

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全会工作部署,增城区先行先试,从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包容审慎机制上着手,筑牢法治化营商环境屏障,先后印发实施增城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的工作指引》,推行“一二三工作法”构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新格局。

建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一支队伍”

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注重做好“筑基础,搭框架”,在镇街一级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素质过关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对执法队伍进行定岗定责,目前,全区13个镇街均已配备执法编制,综合执法办设置1-3个执法分队,以镇(街道)政府为主体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主体架构基本形成。印发实施增城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工作计划》《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学时登记卡制度,聚焦实战实训,强化执法队伍素质。2024年以来组织各类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56场,司法局及各职能部门参与业务指导交流976次。推动镇街全员申领执法证,各镇街目前共738名正式在编人员办理了执法证,全区镇街实有编制人员办证率90%以上。

微信图片_20241224092017.jpg

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

发挥“两项制度”引领

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包容审慎机制上,通过正在制定的《增城区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以及在全市区级层面率先出台的《增城区实施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的工作指引》这两项制度为引领,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助企为企”执法理念。指导执法单位在执法“观察期”内对企业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促进各执法单位贯彻落实涉企包容审慎执法模式,谨慎使用行政处罚,引导违法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自觉守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化保障。

创新行政执法监督“三个方式”

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建立特邀执法监督员制度。印发实施《广州市增城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由增城区司法局以定向邀请方式选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报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聘任,颁发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聘书并向社会公布。目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专家、律师、执法骨干人员等11人,组建增城区第一届执法监督员队伍,对本区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微信图片_20241224092049.jpg

区领导向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颁发聘书

引入企业监督力量,推行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印发实施《广州市增城区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拟选定增城区首批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2家。后续通过企业信箱反馈、与工商联共建座谈,开展行政执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畅通企业、执法部门、执法监督部门三方沟通渠道,定期听取企业针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和诉求,督促执法单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引入“智慧+”监管新方式,深化行政执法监督数字化建设。搭建“执法数联绿色通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广州市增城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粤省心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业务联动和数据推送机制,促进司法政数信息智慧共享。推进全区行政执法案件“粤执法”平台线上办理,强化执法行为全流程监督,确保执法活动的透明性、可追溯性。依托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全过程监督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公示情况,督促各执法单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微信图片_20241224092101.jpg

行政执法监督“三个方式”相关工作方案

【责任编辑 -李艳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