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5 08/11 11:11:50

彭晓芳:用爱与法守护“明天”的“爱心妈妈”

字体:

22 年党龄,是她胸前最亮的勋章;“爱心妈妈”“知心姐姐”,是孩子们对她最亲的称呼。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检人民察院司法行政岗位到 “春润工作室” 负责人,彭晓芳用三年多的坚守,努力以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在未成年人普法帮教的赛道上跑出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与温情。

微信图片_2025-08-11_110835_065.jpg

一颗红心扎根未检,做法治教育的 “播种人”

“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得从根上培养。” 这是彭晓芳常挂在嘴边的话。2021 年底接过 “春润工作室” 的接力棒时,她就暗下决心:要让法治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里发芽。

“只要我讲的课孩子们能听进去哪怕一句话,能对他们有用,不管付出再多我都会觉得很值”。作为党员,她把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使命扛在肩上。为推动法治副校长履职走深走实,开学季的她总是 “连轴转”—— 在由校长、检察官、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群里,她一遍遍传达授课重点、协调授课时间,把繁杂的协调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为了让课程更有针对性,她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提前分析调研各校需求,力求让每一堂课都 “对症” 又 “对味”。

三年多以来,阳新县检察院 “法治进校园” 活动开展 100 余场,覆盖学生 10 万余人,即使是偏远山区的课堂里,也总有她的身影。白沙镇兴祖小学藏在七峰山深处,从镇上进去要走十几公里山路,全校仅 7 名学生、3 名教师。彭晓芳却多次上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校园安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用诙谐的语言把生硬的法条变成孩子们听得懂的 “成长指南”。“彭老师的课,孩子们记一辈子。” 校长的话,是对她最好的肯定。

微信图片_2025-08-11_110843_471.jpg

一份匠心创新普法,做守护童心的 “引路人”

“党员要敢闯敢试,普法也得跟上孩子的脚步。” 彭晓芳深知,传统说教打动不了新时代的孩子,便主动对接该院宣传部门同事,积极探索 “法治 + 新媒体” 的新路径。

经她参与策划和制作,联合该院宣传部门推出《春润说法》系列短视频、漫画、沙画等普法作品,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解读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单条全网点击量超 10 万;作为一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她总在琢磨 “孩子们需要什么”—— 课间和学生聊天、跟老师取经,把真实案例改编进教程,让“预防网络诈骗”“远离毒品危害”等知识牢牢刻进孩子们的心底。

用她的话来说,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是一份充满大爱的工作,有幸从事已是最大的光荣。为此,不论是寒冬酷暑,哪怕是距离城区最远的龙港镇高黄小学、黄颡口镇中学…… 只要学校的校长、老师提出法治课需求,无论路途远近,她从不含糊。“党员的脚,就得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走”。这句承诺,三年多以来,她用数百次“如约而至”来兑现。

微信图片_2025-08-11_110824_393.jpg

一片真心帮教挽救,做迷途少年的 “点灯人”

“每个迷途少年的背后,都有等待被温暖的心灵。” 面对涉罪未成年人,彭晓芳的党员初心化作了 “不放弃每一个” 的执着。

为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她认真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跟着省市专家学心理疏导,把 “党性修养” 转化为 “帮教智慧”。她创新推出 “心理讲座 + 1 对 1 访谈” 模式,联合家庭教育协会、司法服务中心,为 30 余名帮教对象及家长开课,用真实案例讲透 “情绪管理”“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帮孩子们重塑人生观、价值观。

2022年,一个曾因冲动而犯错的少年,在她一次次开导下迷途知返,并重拾生活信心,如今从职业学校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彭阿姨让我知道,跌倒了还能站起来。” 少年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在彭晓芳看来,党员的 “先进性”,就体现在把 “长歪的树苗” 扶正的耐心里,体现在让每个孩子都能看见希望的坚持里。

22 年党龄映初心,三尺讲台护成长。彭晓芳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创新传递法治,用真情点亮未来。三年多的扎实工作既收获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在她的带领下,“春润工作室”于2023年获评“黄石市女性优秀工作室”,她本人也先后荣获“黄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县十佳法治副校长”等荣誉。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 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 “为人民服务” 的誓言,融进每一堂法治课、每一次帮教里,化作守护 “明天” 的点点星光。(柯美中)

【责任编辑 -游晓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