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5 08/07 13:34:37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司法局常袋司法所所长孟瑜:恪尽职守永葆初心本色

字体:

孟瑜,男,汉族,198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司法局常袋司法所所长,常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先后在朝阳司法所,公证处,常袋司法所工作,于2021年任常袋司法所所长,同年完成河南省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工作,工作以来多次带领司法所获得优秀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23年获得洛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洛阳市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荣誉。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趁年轻,我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对得起这份职业。”他就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司法所所长孟瑜。

443046cc2432315f7be79490f0435b7e.jpg

1987年出生的他,2010年到孟津区司法局工作,从最初朝阳司法所、公证处、常袋司法所工作,到2021年担任常袋司法所所长,十余年的时光,他积极工作、主动融入、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用成效赢得领导、同事一致认可。

深耕细作,做群众信赖的“和事佬”

作为基层工作者,深知人民调解在维护和谐稳定方面的优势和效能。在孟津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和镇政府的支持下,孟瑜围绕常袋特色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推陈出新。2021年,孟瑜对常袋镇马岭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进行提档改造,将调解室同警务室相呼应、与法治文化阵地相连接,形成平安守护“三角区”,形成了融合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村居法律顾问驻点“一站式”服务站点。2022年,他发掘培育典型,打出刘武献的“金字招牌”,打造以全省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刘武献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开启了品牌化调解模式,充分提高了纠纷化解工作时效性。2025年,他组织在常袋镇企业集聚区建立了助企调解工作室、助企警务驿站、涉企法律服务工作站“两站一室”,该“两站一室”推出“调解员+律师+干警”的工作团队,实行“线上预约+线下受理”双渠道受理模式,实现涉企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化解阵地进一步前移,助力孟津区在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用心矫正,做基层社会治理的“压舱石”

为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孟瑜建立分类管控、分期管理的工作模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犯罪类型、就业等情况,他针对入矫期、矫中期、解矫期不同时期,对每个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入矫期严管,规范他们的纪律意识,上好入矫第一课;矫中期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矫正方案,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对矫正对象进行动态精准管理;解矫期则强化教育,做好社会适应性帮扶,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

宽严并济,人性化关怀让矫正对象“迷途知返”。2022年,一名矫正人员李某女儿查出脑瘤需要紧急手术,孟瑜按照规定及时审批他的请假手续并组织司法所人员给予李某经济救助,从此李某彻底信服了所长孟瑜。2025年,一名矫正对象赵某被微信上的朋友以合作做生意的名义借走1万多元,后续朋友断联,赵某怀疑被骗到司法所求助。孟瑜第一时间与他见面了解情况后,带他到派出所并与包村民警反映情况,经过孟瑜的协商沟通与派出所民警的努力,成功追回赵某的欠款,挽回了赵某的财产损失。

讲好法律,做法治建设的“及时雨”

他总说“法治政府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履职尽责的同时更应该依法依规;普法宣传是法治社会的窗户口,一定得创新形式、注重时效。”在常袋镇镇村法治事务中,孟瑜充分调动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每月组织法律顾问到村开展普法宣传,实地走访,法律咨询等活动,建立法律顾问村民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村民提供服务;在普法工作中,他制作“文艺小节目”“法律赶集会”,邀请律师录制法治短视频,以“小案件讲大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精准普法;在儿童节、妇女节等节日为妇女、儿童送上“巾帼法律讲座”“未成年法治手册”特殊礼包;在普法阵地建设方面,他指导建设姚凹村法治广场宣传阵地、镇区法治一条街,让姚凹、马岭、半坡、石碑凹、镇区形成联动,法治宣传元素贯彻全域。在田间地头、乡间小路、村舍厂房、学校机关,你总能看到孟瑜的普法身影。 

“社会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安定,一个个小家庭构成一个大社会,维系好每一个家庭的小和谐,才能成就社会的大和谐,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十几年的基层司法工作中,孟瑜所长始终初心不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情消弭纷争,用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为群众带去一份安宁和谐。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