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5 08/07 12:31:41

王波:从维和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到监狱高墙内的默默坚守

字体:

8ca8d220da044817ce8746f864c71447.jpg

从执甲维和,到守护高墙,王波,这位现任贵州省遵义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的共产党员,用他的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军人本色。他用不变的忠诚、无畏的担当和持续的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耀眼的荣光。

向战而行:永不褪色的军人血性

2006年,王波投身军营,在人民解放军的熔炉中淬炼成长。“好学、肯干、能吃苦”是战友们对他最朴实的评价,也奠定了军人品格的基石。

2010年,当维和部队选拔的通知传来,“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点燃了他心中的热血与正义。

明知维和战场枪林弹雨、危机四伏,他义无反顾地递交了申请。凭借着“军人就要上战场”的血性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他在严苛选拔中脱颖而出,戴上象征和平的蓝盔,远赴战火纷飞的黎巴嫩。

a441e0966a4659b2c009245e61bf493f.png

在黎巴嫩,枪炮声是日常的背景音,危险无处不在。王波肩负着安保巡逻和仪仗重任,展现着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与过硬作风。

0a83dc59fb52c034f58cf9adfebf11d5.jpg

在一次任务中,他不幸负伤,耳部受损导致长期耳鸣和神经衰弱,身体已无法承受部队的高强度训练。带着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和平卫士”证书以及中国营的嘉奖,这位维和英雄在第二年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

然而,战火硝烟锻造的忠诚信念和钢铁意志,早已深深融入他的血脉。

立足本职:高墙内的“战斗”尖兵

2012年,怀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王波完成了从军人到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份转变。军人的坚毅果敢、严谨细致和奉献精神,成为他投身监管改造事业的宝贵财富。

在负责高危监区狱内侦查业务时,他像在战场上侦察敌情一样敏锐。面对复杂高危的罪犯群体,他深入“犯群”,甄别信息,构建情报网络,不放过任何一丝隐患。

7416e3b9934292ca289dad00b7a545a9.jpg

这不仅是职责,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当顽危犯刘某某以极端方式对抗管教时,王波主动“亮剑”,严厉批评其行为的同时,以军人特有的韧劲和耐心,开展长达半年的真情包教,最终成功转化了这名“刺头”,使其成为积极改造的技术骨干。

当获悉罪犯钟某某有自杀倾向时,他迅速“出击”,组织清查,精准发现并收缴其藏匿的危险物品,果断实施管控,将一起潜在的重大监管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72e9f514e2de3f898c3d83f72a729c23.jpg

他用在部队练就的“敌情”意识和“处突”能力,在高墙内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在他负责狱侦工作期间,监区实现了“零脱逃”、“零非正常死亡”,确保了监管秩序的持续稳定,这份沉甸甸的平安答卷,是他对军人担当精神最有力的践行。

开拓创新:永不止步的“攻坚”先锋

军人的特质不仅在于能打仗,更在于敢打硬仗、善打硬仗。面对将六监区建设成“高危监区”这一缺乏成熟经验的新挑战,王波如同接到一项攻坚任务,迎难而上,迅速进入状态。

他将部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战斗作风融入监管实践,从零开始,摸索总结,积极参与构建了《六监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突预案》、《六监区“五个重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贴合高危监区实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65f6643279efcbd6538c9b5577e51441.jpg

2023年调任三监区后,正值推行罪犯内务卫生标准化的关键时期。王波再次展现出军人特有的“标准化”素养和执行力。

他以近乎“军事化”的标准,制定了涵盖监舍、学习室、晾衣棚等方方面面的精细化管理规定,从门窗墙面到毛巾牙刷的摆放朝向,从被褥叠放到储物箱清单管理,推行“定量管理”,做到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7f54f5df5c6e1872533313e93c0cdf98.jpg

他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台账和“日查、周结、月评”机制,开展“优秀监舍”评比,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小查”、“大查”,坚持“立查立改”。

这种源自军营的严谨作风和精细化管理的“硬功夫”,最终使遵义监狱的内务卫生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省局验收。

这不仅是工作成果,更是军人标准在高墙内的生动延续。 

e37cb775b0b735ff0369aa523d48b2fb.jpg

从维和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到监狱高墙内的默默坚守,从联合国嘉奖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变的是战场和环境,不变的是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忠诚与奉献。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