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监狱系统有这样一批民警,他们或勇担重任、坚守一线,或勤恳钻研、锤炼本领,或锐意进取、挺膺担当,在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以实际行动彰显最美榜样力量。
在贵州省沙子哨监狱的高墙之内,一监区四级高级警长宋化贵已默默耕耘了三十五个春秋,虽然临近退休,但他仍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监控室、车间、走廊,总有他巡视的身影。这位被同事们亲切称为“老宋哥”的民警,用一份“时时放心不下”的执着,守护着高墙内的安全稳定。
他的“望闻问切”工作法
1990年,23岁的宋化贵踏入青砖灰瓦的老监狱。面对简陋的条件,师父那句“眼里得有活,心里得装着责任,哪怕一块砖、一扇门,都得看得住、管得牢”的叮嘱,成为他毕生的信条。岁月流转,积累多年的一线监管改造经验后,他独创“望闻问切”工作法,观眼神、听动静、问细节、察思想,精准化解罪犯改造初期的“水土不服”。如罪犯王某入监后抵触改造,多次教育收效甚微。宋化贵经过观察敏锐地发现,王某的情绪在会见后变得尤为低落。经了解,其女儿面临升学压力,家中经济困难,宋化贵便从孩子教育话题切入,分享交流心得,逐渐叩开了王某心门,引导他积极投入改造。
日常巡查,别人二十分钟走完的路线,他常需半小时——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生产工具是否定点存放,监控画面是否全覆盖无死角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目光。“放心不下”,是他半生履职最朴实的注脚。
追赶时代的脚步
近年来,智能监控、数字平台重塑监狱管理模式。年近花甲,宋化贵迎头赶上。他深知科技赋能管理的重要性,刻苦钻研监狱“智慧监狱平台”和“计分考核系统”。白天,他虚心向年轻同事请教操作与录入,如何调取监控、分析数据,夜晚,抱着手册研读,笔记本上写满操作要点。
面对年轻民警“何必这么拼”的关切,他回答笃定:“以前靠腿眼,现在靠技术数据,核心都是把罪犯管好、把改造做实,我要是不拼,就跟不上时代了。”
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宋化贵深刻认识到,单一的管教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改造的深层需求,他积极拥抱新理念,将心理矫治、职业技能培训、亲情帮教等新方法融入“以心换心”的教育实践中,从而激发罪犯内在的改造动力,为积极改造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传承坚守的薪火
宋化贵是工作楷模,更是年轻民警的良师益友。新警小胡面对情绪激动的罪犯手足无措时,宋化贵轻拍其肩,用家常话化解危机,事后点拨:“沟通要设身处地,才能走进内心。”然后将数十年积累的教育改造“实战经验”倾囊相授:从捕捉细微表情到用家常叩开心门,从用监规纪律教育约束到认罪伏法积极改造,老宋哥化身为青年民警坚实的成长阶梯。
三十五载春秋,从风华正茂到鬓角染霜,宋化贵以忠诚为墨,以担当为笔,在监狱管理这本厚重的典籍上,镌刻下永不褪色的警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