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人物
2025 07/17 10:43:38

安徽滁州市:守正义护幼苗 书写满分检察答卷

字体:

从事检察工作16年,从一个检察业务的门外汉成长为刑事检察业务标兵、未检“四大检察”融合履职的行家里手,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公诉标兵”“全省优秀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她带领的安徽省滁州市检察院未检团队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创建的“助苗护未”品牌获评第四批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主创的未检微动漫《小未的未来》获评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十佳作品奖。她就是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冯祝苗。

练就火眼金睛 跻身刑检标兵

近日,炎炎夏日里,滁州市人民检察院留着干练发型的冯祝苗,说起从事的刑事检察工作,她眼中闪现出自信之光。

2020年,在办理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某涉黑专案时,正值疫情肆虐,涉案21名嫌犯分别关押在五地看守所。冯祝苗带领检察干警驱车千里完成30余次提审,绘制涉黑犯罪组织树状图,撰写的1213页近70万字的审查报告筑成了指控犯罪的铁证长城。法院最终完全采纳了检察院的起诉意见,涉黑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2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至19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21年,朱某酒后杀妻。在审查起诉时,朱某情绪激动,声称侦查阶段供述的“捂压妻子口鼻致其死亡”系诱供所致。该案发生在凌晨家中,没有第三人在场。案发前几个小时,夫妻二人还应朋友之邀共同赴宴,饭后一同回家。此时,查明朱某的作案动机和有罪供述是否客观真实至关重要。冯祝苗多次与侦查人员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朱某到案后的表现,一帧一帧比对朱某的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最终确认:朱某是在侦查人员给他讲明法律、出示了铁证之后才供认的,有罪供述是真实可靠的。为查明作案动机,冯祝苗补充调取多名证人证言,证明朱某长期家暴妻子,彻底戳破了朱某伪装“夫妻情深”的假面具。后朱某无期徒刑的一审判决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

情系助苗护未 点亮母性之光

7月2日下午,喜讯传来:冯祝苗的孩子在滁州市的中考中成绩名列前茅。优秀的孩子源于优秀的母亲,冯祝苗潜心“护苗”的行为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2023年,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隐蔽性强、难发现的现实困境,冯祝苗依据强制报告制度指导创建了医疗系统强制报告大数据检察监督模型。在她的推动下,滁州市的基层检察院打通卫健、公安、教育数据壁垒,设置“14岁以下妊娠”等预警关键词建立起大数据模型,并把强制报告制度宣讲送到全市各大医院。此举效果明显,医护人员主动报告的线索,从零一下子增加到了37条。“记得有一位医生,深夜发现一个女孩身上有可疑伤痕,医生随即报告,检察干警顺藤摸瓜,救下了一个被继父长期性侵的无辜孩子。”冯祝苗说起此事颇为动情。通过这个大数据检察监督模型系统,检察院成功监督公安机关对5起性侵幼女的案子立案侦查。

审查教师周某猥亵学生案判决书时,“三年从业禁止”的判决结果刺痛了冯祝苗,她选择以司法刚性为童年终身护航。她认真研读2022年终身禁业新规,与滁州市中院法官反复讨论,在省检察院的指导下,指令基层检察院提出抗诉,二审成功改判涉案教师终身禁业。她又在办案系统设置筛查指令,发现3起同类错判案件,后经抗诉全部改判。

2022年,涉案未成年人小林露出的满臂文身引起了冯祝苗的关注。小林直言:“我现在很后悔,当初不应该去文身,现在给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看到我的文身都不愿意聘用我。”小林的爸爸更是气愤:“那些文身店太缺德了,孩子那么小,他们就给文身!”为了这些孩子,在冯祝苗的带动下,市县两级检察机关补充收集了30多份未成年人文身的证据,然后对3家美容馆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庭审现场给全市的文身经营者发放百余份《文身危害警示册》。法院判决生效当天,美容馆老板登报道歉,作出“再不为未成年人文身”的郑重承诺。该案获评2023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

办案刚柔并济 法律也有温度

看上去英姿飒爽的冯祝苗在谈起司法刚性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涉案人员及其家属的心理感受,并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法律充满温度。

2023年,冯祝苗办理汤某故意杀人案。汤某驾驶超载大货车在高速收费站强行闯卡,将拦在车头拒不放行的收费员碾压身亡。汤某到案后对其杀人的主观故意拒不供述,坚称因货车视觉盲区,没有看到拦在车前的被害人,也没有听到被害人的制止声。为最大限度还原案发过程查明其主观故意,冯祝苗一帧一帧对比观看案发现场视频监控,还专门在凌晨5点,案发的同一时间,赶赴涉案高速收费站,和公安民警一起再次做侦查实验,也邀请辩护人到场。冯祝苗和辩护人均坐上涉案车辆驾驶室体验案发时汤某所处的环境,所能听到或看到的实物,确认了侦查实验结论的客观准确,彻底揭穿汤某的不实供述。当死刑判决下达后,被害人父母颤抖着打来电话感谢。那一刻冯祝苗深深感受到:法律的严惩,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得到安慰与释怀。

2016年,冯祝苗办理王某故意伤害致一人死亡案,两个破碎的家庭关乎4名未成年人。冯祝苗促成被告人与被害人近亲属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取得被害人近亲属谅解,准确认定王某自首、认罪悔罪、被害人有重大过错等量刑情节,发表对王某减轻处罚的公诉意见,联合控申部门启动对被害人家庭的司法救助。当法庭宣判,听到自己被判了4年有期徒刑时,王某泪流满面,深深地鞠躬道谢。那个场景,让冯祝苗真切体会到:法律的宽恕与温度,是为了化解矛盾,让冰冷的心重新感受到温暖。(程志 张青川)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