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以新时代群众路线扎实推进共治警务,从社区警务小切口入手,探索“互联网+枫桥经验”的工作路径,首创“家庭警察”制度。
“在湖海做滴水,于警格擎微光。”从警32载,苏孟派出所民警方震华总被群众亲切地唤作老方。这个称呼里,藏着他走村入户时踏遍田埂的脚步,浸着他排忧解难时汗湿警服的身影,更刻着群众对他最实在的认可——“有老方在,心里就踏实”。从刑侦“尖兵” 到社区“贴心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早已让他成了群众心中那道挪不开的“安全防线”。
方震华,男,中共党员,苏孟派出所民警。1993年投身警营,先后在金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江南分局多部门历练,曾任政治处副主任、副所长等职务。他曾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还荣获全市十佳追逃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企”航警盾
企业发展的“护航先锋”
“老方,大量电缆线一夜之间不见了,这可是工程关键材料,停工一天损失好几万!”6月27日一早,方震华接到辖区工地张经理的急电。放下电话,他抓起警帽就往外走:“张经理别急,我们马上到!”
赶到工地后,张经理正蹲在仓库门口急得直搓手。方震华拨开围观人群,蹲下身查看被撬的门锁——锁芯有明显的专业工具撬动痕迹,边缘还沾着些许新鲜泥土。“最近有陌生车辆在工地周边逗留吗?” 他一边问,一边掏出笔记本记录细节,一边进行现场勘查。
根据勘查情况和“凌晨白色货车一闪而过”的信息,方震华带着同事沿线追踪,中午时分便锁定了城郊一处废品站。推开废品站虚掩的铁门,角落里堆着的一捆捆电缆线,正是工地失窃的关键物资。从接警到追回,仅用6小时。看着电缆被重新运回工地,张经理紧紧握住方震华的手:“老方,你保住了我们的项目进度!”
这样的事,在方震华负责的辖区不算新鲜。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建设现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新能源汽车百万电机生产基地……这些重点项目工地上,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期间,他带着辅警一遍遍走访施工队,把土地征迁、用工纠纷等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6起潜在冲突被他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耐心一一抚平。今年以来,他管辖的6个行政村,传统侵财警情同比下降60%,刑事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25%,企业安心生产,工友们常说:“有老方在,心里就踏实。”
碧波卫士
水域安全的“坚固屏障”
“有人落水了!快来人啊!”5月24日傍晚,方震华正在值班室整理案卷,急促的报警电话划破平静。他立即带领队员火速赶往事发现场。
赶到事发水域时,岸边已围了不少群众,水面上只能隐隐看到落水者挣扎的身影。“水情复杂,别乱下水!”方震华吼了一声,迅速脱掉外套,踩着岸边湿滑的青苔纵身跃入水中。河水带着寒意,水下暗流涌动,他深吸一口气,循着群众指的方向潜游——多年的游泳经验让他知道,此刻冷静比力气更重要。
“找到了!”他抓住落水者的胳膊,奋力将人托出水面。岸边同事赶紧抛下救生圈,两人合力将人拉上岸。看着落水者被救护车接走,方震华瘫坐在岸边,抹了把脸上的水,胸口还在剧烈起伏。
这不是老方第一次在水里救人。自2017年到苏孟派出所工作以来,他已成功救助10余名落水者。熟悉他的人知道,他不仅水性好,更把这份技能变成了守护群众的“利器”。辖区的游泳馆或河边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组织同事开展水中救援培训,手把手教大家“仰漂自救”“侧泳拖带”,还带着救生设备给村民演示“遇人落水先抛漂浮物,再喊人求助”的正确流程,从源头上降低险情发生的概率,逐步构建起“救援+预防”的安全闭环。
“救溺水者,快一秒就多一分希望,平时练得扎实,现场才敢拼。”方震华总说。这些年,他把自己的泳技拆解成“救援课堂”,先后开展溺水救援培训30余次,带动许多村民、工友加入志愿救援队伍。从“独自救人”到“织密平安网”,他用一次次实操培训,筑起了一道水域安全的“防护墙”。
32载春秋,鬓角的白发记录着风雨,脚下的泥土连着烟火。从刑侦现场的追逃能手,到社区里调解家长里短的“贴心人”,从工地上蹲守办案的“护航员”,到河岸边纵身救人的“碧波卫士”,方震华用老方这个亲切的昵称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以“家庭警察”的温情融入辖区的烟火生活。
“只要群众还需要,这警服就穿得值。”在藏蓝警服的映衬下,方震华的那颗为民的丹心愈发炽热。这条守护之路,他走得踏实,更走得坚定。(曹燕红)
